“小張,幫我看下車!我去社區食堂吃個早餐。”“都快10點半了,哪還有飯?”“這你就不知道了,社區專門為咱們送外賣、跑快遞、開網約車的調整了時間,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都有熱飯,價格還便宜。”
這段對話,正在文曲中心社區悄然改變著230余名特殊就業者的生活節奏。近期,蘭州新區文曲中心社區食堂創新推出“食堂+”服務模式,將養老、托幼與特殊就業群體全部納入服務版圖,讓一餐熱飯升騰起城市最暖的煙火氣。
作為拆遷安置社區,新區文曲中心社區曾面臨“鄰里相見不相識”的困境。如今定價低于市場30%的社區食堂,日均吸引七成老人、孩童和務工人員就餐。圍桌共餐間,一句句“你家孫子放暑假了吧?”“今天菜價降了”的家常話,讓食堂變身情感樞紐。“這里解決了吃飯難題,更治好了我們的‘社交孤獨癥’。”正在用餐的王大爺笑著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新區文曲中心社區特殊就業群體230余人,主要從事快遞、外賣的配送以及運營網約車。面對僅占轄區人口0.2%卻關乎城市運轉的“擺渡人”群體,文曲中心社區推出錯時服務,早上10點至下午4點持續供餐。剛送完早餐訂單的外賣員小李端著熱騰騰的排骨面感慨:“10元吃飽,15元吃好,這份體貼讓我們跑單都更有勁。”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靖博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