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道,隨著美越在河內宣布將雙邊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一份引人矚目的協議隨之浮出水面。根據美聯社河內電訊,美越在關鍵礦產和半導體領域達成供應鏈合作共識,旨在減少對單一國家依賴。
在美方聲明致力于與越南建立“更安全供應鏈”的幾乎同一時間點,河內當局迅速采取行動,中國商品成為目標,尤其在貿易摩擦集中的領域。鋼鐵、鋁制品等金屬類原材料首當其沖面臨更高的入口壁壘。越南工貿部提交的材料清晰表明,今年上半年啟動的反傾銷調查案件數量,較去年同期的平靜期翻了一番還多,其中涉及中國產品的就占了新增案例的五分之四。越南出口型企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光是鋁型材與鋼材兩個類別,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在過去一個季度內縮減了近7%。
特朗普(資料圖)
技術標準正成為另一種隱蔽限制手段。多家中國建材出口商近期反映,其輸越產品需滿足全新定制的安全規范與環保指標,有些標準在全球其他地方根本不存在或難以立即匹配。一位廣東建筑材料公司負責人坦承,為滿足越南方提出的額外要求,平均每批次貨物需新增約15%的認證成本與時間投入,這對于低利潤、周轉快的產品線影響尤為嚴重。
回頭看看供應鏈方向調整的跡象也開始顯現。越南進口商協會的走訪報告揭示,部分越南工廠開始主動尋求替代供應源,比如轉用價格更貴的韓國熱軋卷板代替中國產品。盡管替換初期會推高生產成本,但約三成受訪企業表示,在客戶施壓或預計未來貿易環境更復雜的情況下,必須邁出這一步。
這邊越南的限制令剛落地,那邊馬來西亞的動態也顯露出來。路透社吉隆坡訊,馬方高官已公開表示,正與美國就關鍵礦產合作展開積極談判,試圖復制類似美越協議的合作模式。要知道,中馬貿易在2023年創下歷史高位,貿易額突破2035億美元,占馬來西亞外貿總額兩成。如此緊密的貿易紐帶,使得吉隆坡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表態顯得格外微妙。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這一系列動向,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代表7月12日清晰傳遞了北京的態度。中方明確歡迎各國開展經貿合作,但這種合作不該損害第三方正當利益。中方特別強調,全球產業供應鏈是復雜交織的體系,“脫鉤斷鏈”不符合任何一方根本利益。中方建議各方都應聚焦協作共贏,共同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區域經貿融合與發展果實。
美越圍繞供應鏈的新動作已觸發區域連鎖反響。中國企業在越南的市場拓展遭遇了新阻隔;馬來西亞試圖加入類似合作的信號更加劇了這一局面。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對越出口部分產品增速明顯放緩,部分建材品類甚至出現負增長。反觀中國對區域整體出口仍保持增長,印證了中國制造綜合競爭優勢難以輕易替代,越南等國的限制措施客觀抬高了其自身生產成本。
中方這次把話挑明,既是對個別國家行為的回應,也是對區域所有伙伴的一個提醒:中國將堅決守護本國企業合法權益,任何貿易限制與歧視都不該被縱容。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始終歡迎所有國家參與建設開放型的區域經濟體系,畢竟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馬來西亞等國家需要衡量,追隨單邊策略是否真能帶來更好的經濟前途。
特朗普(資料圖)
大國博弈下的東南亞經貿格局正經歷一場靜默地震。越南的行動、馬來西亞的試探、中國的堅定表態,每一環既牽涉利益重組,也考驗參與各方的長遠智慧。選擇隔絕與限制,還是基于共同利益深化互利合作?這不僅關系到當下供應鏈版圖,更將深遠塑造亞洲區域未來的經濟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