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軍控協會(ACA)主任達里爾·金鮑爾,在華盛頓關于核領域威脅的會議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或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當前階段,都不應期望中國能夠參與核領域限制措施的討論。
他指出:“特朗普在五年前就邀請中國加入美俄核武器控制談判,但中國始終沒有出席。”
特朗普與普京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已經過半,而2026年,俄美唯一的核武器核查機制《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就要到期。今年2月,美總統顧問曾向《紐約時報》透露,特朗普希望在美中兩國潛在交易框架內,達成核武器領域安全協議。
如今,金鮑爾的這一觀點,再次將中國是否加入核議程談判的話題,推到輿論前沿。事實上,對于這一問題,中國已經有言在先,立場也早已明確,美俄方面最好都別對中國抱不該有的期望。
解放軍閱兵
中國長期奉行防御性的核戰略,這一戰略定位基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國家安全需求以及國際責任擔當。從歷史文化角度看,中國對外追求和平共處,對內致力于發展民生。
在國家安全層面,中國的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核訛詐,確保自身安全底線。
早在多年前,面對美國單方面提出的所謂“美俄中三邊軍控談判”倡議,中國就明確表示拒絕。中方多次指出,美國此舉意在逃避和轉嫁核裁軍責任,無助于維護全球戰略平衡和穩定。
中國裁軍事務大使及學界相關學者,也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立場。可以說,中國社會自上到下,對加入此類談判持一致的反對態度。
特朗普
而美方堅持要求中國加入軍控談判的原因,無外乎有3種。
其一,是為了遏制中國發展:美國一直視中國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隨著中國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的不斷發展,美國感到自身的霸權地位受到威脅。
在核領域,盡管中國核武庫規模遠小于美國,但美國擔心中國未來核力量的發展潛力。美國企圖通過將中國拉入軍控談判,提前框定中國未來的核武力量發展,限制中國在核技術、核裝備等方面的進步,從而維持自身在核領域的絕對優勢。
其二,是為了 轉移國際視線與責任:美國自身擁有龐大的核武庫,在核裁軍方面進展緩慢,還不斷升級其核力量。
美國提出讓中國加入軍控談判,是一種轉移國際社會對其核裁軍不力指責的手段。通過炒作“中國核威脅論”,將國際社會的關注點從美國自身龐大的核武庫和核擴張行為上轉移開,試圖將核裁軍的責任轉嫁給中國 。
其三是為了地緣政治博弈:美國試圖通過軍控談判,在中俄之間制造隔閡。若俄羅斯附和美國,要求中國加入談判,可能會影響中俄關系。
核彈頭
不得不說,美方的算盤雖然打得噼里啪啦響,但是拉中國入局的計劃注定難以實現。
首先,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數量級。美俄擁有數千枚核彈頭和大量的運載工具,且具備多種先進的核打擊能力。而中國的核力量始終保持在最低限度,以滿足國家安全需求為目的。
從核彈頭數量、運載工具數量到核技術發展方向,中國與美俄都存在巨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中國加入與美俄同等水平的核軍控談判,既不合理也不現實。
其次,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都清楚中國在核問題上的負責任態度,以及美國的真實意圖。美國的單方面施壓和不合理要求,遭到了國際社會許多正義國家的反對。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一些愛好和平的國家,都呼吁美國切實履行核裁軍的特殊、優先責任,而不是無端指責和試圖拉中國入局。這種國際輿論環境,也讓美國的計劃難以得到廣泛支持。
第三點,俄羅斯方面此前曾多次聲明,是否參加軍控談判是中國國家主權范圍內的事,俄無意干涉,更無意為美國“火中取栗”。
中俄在戰略層面保持著高度互信,在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持。美國試圖通過軍控談判,分化中俄的圖謀顯然難以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