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出臺多部指導性文件,推動綜合醫院加強中醫藥工作,實現以臨床療效為核心、以患者獲益為根本的中西醫協同。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在7月7日出版的《學習時報》頭版發表題為《推動中醫藥服務人民造福全球》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醫療衛生體系。
自今日起,健康報推出“聚焦‘西學中’”系列報道,展示中西醫協同在提升診療效果、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成果。
7時30分,伴隨著淡淡的中藥香和悠揚的音樂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2號樓傷科病房走廊里,住院患者排成兩列,在護士的帶領下開始導引練習。這是著名中醫流派魏氏傷科的特色功法,也是傷科的核心技術之一。
瑞金醫院傷科主任奚小冰說:“自2018年起,科室開始堅持導引練習,不僅患者要練,醫生早交班結束后也要練。一方面是幫助醫患強身健體,另一方面是讓同事們始終記得自己是誰、該做什么。”
瑞金醫院自1907年建院起就吸納中醫力量——孟河學派傳人執業,20世紀50年代建立中醫科,引入魏氏傷科,后又在代謝疾病、血液疾病領域陸續開展卓有成效的中西醫結合研究,產出了一批廣受學界認可的成果。2023年2月,該院入選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建設單位。2024年7月,該院傷科、中醫科和血液科入選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的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該院院長寧光說,瑞金醫院歷來重視中醫,中西醫并重發展已經成為醫護人員的“潛意識”。
“我是誰”:
守正難,創新更難
傷科的治療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罐灰黑色的藥膏,膏體質地較細膩,苦澀的氣味里帶著若有若無的甘甜。作為魏氏傷科的名方,魏氏消腫散已在瑞金醫院有數十年的應用歷史,具有除濕消腫、舒筋活血的功效。
“這是我們自己調制的,只用了幾味藥,效果好,價格也便宜。”奚小冰說,中藥內服外用、導引與功法、夾縛技術和手法復位是魏氏傷科的四大核心技術,充分體現了“簡便驗廉”的優勢,頗受患者認可。科室一共有床位38張,常年是滿床狀態。
奚小冰辦公室的書柜里滿滿當當的,除了中醫典籍外,擺放得最多的就是各種膏藥和夾板。“這可是我們的‘黑玉斷續膏’(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里虛構的療傷圣藥)。”奚小冰笑著說,這個膏真名叫三七斷骨巴布膏,是魏氏傷科又一特色制劑,為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傷筋、血阻不散、腫脹疼痛的外用效方。為了讓傳統制劑更方便使用和推廣,傷科對其進行劑型改良,制成了膏藥。
傷科團隊運用現代技術對魏氏傷科特色功法進行了系統整理歸檔,制定了團體標準,界定了傷科導引的內涵和核心要義,使該功法更易于被患者學習,有助于提高整體治療效果。“解決標準化的問題,才能讓中醫技術變得可推廣,也讓它的科學性、有效性得到鞏固。”奚小冰說,“守正難,創新更難。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也要積極擁抱現代科學技術,讓中醫藥與時俱進,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基于生物力學和3D打印技術,傷科團隊近些年一直在改進夾縛技術,將中醫夾縛理念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推出標準化規格、兩片式夾板。經過數次改進,夾板不僅內襯更軟,還因為應用了拓撲新材料技術、配備了卡尺,變得更加輕量化、模塊化和個性化,在提升患者舒適度、減少并發癥的同時,方便醫生操作。
“傷科門診和骨科門診的診室挨著。”奚小冰說,“患者來看診時,骨科醫生發現傷科處理這種情況更有優勢,就會介紹患者來找我們;傷科醫生發現患者需要手術,也會推薦到骨科就診。這是兩個科室常年合作形成的默契。除了骨科,傷科還和疼痛科、康復科、麻醉科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我從哪里來”:
要互相尊重,也要取長補短
作為上海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中唯一的傷科科室,魏氏傷科在瑞金醫院得到了較好的傳承與發展。在寧光看來,這與瑞金醫院重視中醫藥的傳統密不可分。醫院前輩們用寬廣的胸懷采納百家之長,給予不同專業背景的同行最大程度的尊重。
魏氏傷科由滬上傷科八大家之一魏指薪先生創立。1955年,瑞金醫院骨科創始人葉衍慶教授將魏指薪先生請到醫院執業,兩位前輩共同創立了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為體現對魏先生的尊重,研究所命名時將傷科置于骨科之前。
20世紀50年代末,瑞金醫院內科創始人鄺安堃教授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運用現代醫學手段進行中西醫結合研究。他向著名中醫陳道隆學習中醫,兩人共同出門診達8年之久。他用中醫的陰陽學說來解釋激素水平的變化,于1958年倡導并成立了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提倡用太極等“中式運動”來防治高血壓。此后,他又借鑒中醫“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研發了復方降壓片和免疫抑制劑(免疫一號和免疫二號),用于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甲狀腺疾病。
后來,鄺安堃教授的學生、瑞金醫院內分泌專家許曼音教授運用黃連、黃芪、金銀花三味中藥,研發了糖尿病治療藥物金芪降糖片。20世紀90年代初,她發起的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證實,在中藥組、西藥組和中西醫結合組中,中西醫結合組(應用金芪降糖片)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更好。這項研究成果以英法雙語發表在歐洲醫學期刊上。后來,寧光作為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的接班人,又通過研究證實了黃連素能夠降低胰島素抵抗,有降脂和降糖的作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內分泌學會年刊上。這兩項研究也增進了世界醫學界對中藥的了解和認可。
在瑞金醫院血液學科,中西醫結合是破解重大疾病的重要路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和他的學生陳竺、陳賽娟三位院士創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方案,成功解決了患者因單純化療造成嚴重出血而早亡的重要醫學難題,患者治愈率超95%。
三氧化二砷就是中藥砒霜。該院分管中西醫協同工作的副院長、血液科主任醫師趙維蒞說:“這種治療模式實際上是針對發病機理實現整體治療,與中醫因病施治的理念不謀而合。中西醫結合不僅體現在聯合用藥上,還體現在治療理念和策略的擴充和延伸。這對于醫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中西醫共同參與的多學科會診已經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發生的事。大家會互相聽聽意見,取長補短。”寧光說,“目標只有一個——為患者爭取最大獲益。”
“我到哪里去”:
傳承傳統,也建設現代文明
寧光認為,作為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建設單位,瑞金醫院要傳承和發展中醫藥,讓中醫藥散發迷人的傳統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可中醫藥;也要通過中西醫協同推進現代文明建設,聚焦重大疾病、疑難危重疾病和新發傳染病等領域,以臨床療效為核心,通過中西醫深度協同,打造具有循證依據的診療方案、臨床路徑,提高整體診療水平,催生創新成果。
趙維蒞介紹,瑞金醫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開設了“西學中”培訓專班,培訓專班為期兩年半,共有126名西醫醫生參加。目前,已有83人通過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和市中醫藥局考核,可以開具中醫處方,將中醫的理論和實踐融入臨床工作中。未來,中西醫結合診療特色也會成為醫生晉升的加分項。此外,越來越多的科室開設了中西醫聯合門診;西醫科室推廣應用中藥協定方88個和中醫適宜技術45項,尤其是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急性重癥胰腺炎的中醫治療率超過95%。在制劑研發和轉化方面,該院不久前還收集整理了各種中藥制劑,希望通過推廣應用,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作用,芩黃合劑治療淋巴瘤的專利技術也正在進行轉化。在建的瑞金醫院金山院區將以中西醫結合為診療特色。同時,瑞金醫院正在其金山院區、蘇州太倉分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打造百草園,應用現代農業技術集中種植中草藥。
“建百草園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中藥的種植、炮制和配伍,弘揚傳統文化,普及中藥科學知識,同時發展高附加值農業,賦能區域經濟的發展。”寧光說。
從魏氏傷科的“導引功法”到砒霜治白血病的突破性應用,瑞金醫院用百年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絕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醫學哲學的深度融合,是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創造性轉化。該院以“我是誰”的學科自省、“我從哪里來”的歷史自覺、“我到哪里去”的前瞻探索,不僅為破解重大疾病提供了原創性的“中國方案”,更彰顯了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瑰寶的當代生命力。
文:健康報記者 張昊華 特約記者 朱凡
編輯: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