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北約東擴時,沒人想到今天這一步會來得這么快,2025年7月,烏克蘭戰場徹底變了天,西方不再只是送槍送炮,而是直接把軍隊開進了基輔。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30個國家聯手組了一個軍事聯盟,名字聽起來還挺溫和,叫“援助烏克蘭愿意者聯盟”,但你要真以為他們只是幫點后勤,那就太天真了。
因為馬克龍還表示,法國、英國已經準備派5萬人進場,而在另一邊,俄羅斯也沒閑著,朝鮮送來了千萬枚炮彈,還打算派三萬人上陣。
老撾也來湊熱鬧,說是排雷,其實是給俄羅斯打下手,而最意外的,是普京突然派人飛來了北京,據說是要“交底”,普京這樣安排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局勢崩得太快,普京坐不住了
當地時間7月14日,基輔像是被雷劈了700次,俄軍放出700多架無人機,一輪接一輪地轟炸烏克蘭首都。
電網癱了,機場塌了,連總統府的大門都被震裂了,但烏克蘭的反應卻很奇怪,不急不慌,原來,背后是30國的部隊已經在路上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這次不再“嘴炮外交”,而是和英國一起,準備實打實地派出五萬聯合部隊,直接駐烏。
別忘了,這個聯盟短短半年時間就擴到了30個國家,全是北約成員或親歐美的陣營,這陣仗擺出來,意思已經很明確,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而對于普京來說,這才是最要命的,他原本指望靠消耗,把烏克蘭拖垮,再逼西方談判,可現在,西方壓根就不想談,而且還想直接動手搶主動權。
于是,普京終于想明白了,這仗不能再這么打了,得換個打法,過去兩年,普京一直打的是“邊打邊談”的算盤,前線轟炸,背后談判。
可誰都看出來了,這一套現在不靈了,他不是不想贏,是發現根本贏不了,朝鮮給了他武器,老撾給了他人情,可這點力量,怎么扛得住30國的聯合軍?
俄羅斯國內的戰爭動員已經到了極限,莫斯科地鐵站都能看到征兵廣告,連大學生都被拉去訓練,可這不代表人民就愿意打下去。
所以普京選擇了派拉夫羅夫來北京,名義上是“解釋局勢”,實際上是求穩,他知道,如果中國真的放手,那俄羅斯可能真撐不住了。
中國這步棋,普京賭不起
這不是普京第一次派人來中國“交底”,但這次的態度明顯變了,雖然主要目的還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
但是拉夫羅夫剛訪問完朝鮮就馬不停蹄的來了中國,他來這一趟要是完全不提俄烏沖突也不太可能。
可中國現在要的是穩定,不是攪局,俄烏戰爭拖得越久,全球供應鏈越亂,中國的經濟反彈就越難,尤其是俄軍無人機空襲已經開始影響到在烏中企的投資項目。
普京這次派人來,不只是交底,更像是打報告,他希望中國至少在外交上繼續撐他一把,別在關鍵時候松口。
有人說,現在是俄羅斯、朝鮮、老撾對上30國聯盟,怎么看都是一邊倒,但事情真沒這么簡單,俄羅斯的優勢不是人多,是死磕到底的意志。
朝鮮能給他源源不斷的炮彈,老撾能幫他做后勤,關鍵是整個俄國內部已經沒有退路,普京的統治,已經和這場戰爭綁在了一起。
而西方這邊,看起來兵多將廣,其實內部裂痕不少,美國現在三線作戰,烏克蘭、以色列、亞太,樣樣都要管,可樣樣都不敢全力。
特朗普雖然嘴上說支持烏克蘭,還承諾要給“愛國者”導彈,可私下里已經多次說過,“真正的目標是中國”。
歐洲更是一盤散沙,德國剛籌到30億歐元軍援,這點錢連俄軍一周的導彈都抵不上,匈牙利堅決反對對俄新制裁,馬克龍試探停火,只有馮德萊恩還在喊“價值觀同盟”。
所以30國的力量,并不像看起來那么強,只要普京能撐住,西方內部的矛盾很可能就會爆出來,可問題是,他能撐多久?
基輔或許是新戰場的起點
最近還有消息稱,烏克蘭政府已經有撤離基輔的準備,說是一旦俄軍再推進兩條戰線,烏政府將轉移到利沃夫。
雖然這一消息還沒有官方證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澤連斯基也不是傻子,他知道30國的部隊不是馬上就能到,俄軍這幾個月可能是最后的窗口期。
可一旦西方部隊進入基輔,那就是新的戰場開始,烏克蘭將變成北約和俄羅斯的正面對撞點,而那時候,普京就不是在和烏克蘭打仗,而是在和整個西方世界硬剛。
這場仗要是開打了,要么打出一個新冷戰,要么談出一個新格局,但無論哪種,烏克蘭都不會是贏家。
信息來源:馬克龍:已有30個國家加入援助烏克蘭的“愿意者聯盟” 匯通財經2025-07-14 07:44
拉夫羅夫離開朝鮮,抵達中國 直新聞2025-07-13 17:08廣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