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在7月15日的報道,特朗普在7月4日同澤連斯基通話時,曾鼓動烏方加大對俄領土打擊力度,甚至詢問,如果美國提供遠程武器,烏克蘭能否打擊莫斯科和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報道稱特朗普在通話中問道:“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你能打擊莫斯科嗎?……你還能打擊圣彼得堡嗎?”澤連斯基回答說:“當然可以。只要你給我們武器,我們就能?!边@段通話過程,被外界認為是特朗普支持烏克蘭打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但白宮發言人否認這一說法,稱《金融時報》斷章取義。
特朗普本人也對以上消息進行了否認,他于15日在白宮南草坪接受媒體記者采訪,當被問及是否認為烏克蘭應以莫斯科為目標時表示:烏克蘭不應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作為打擊目標。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向烏提供遠程導彈時,特朗普回答說:“不,我們不會這么做?!辈⒚鞔_表示不會向烏提供“賈斯姆”導彈。被問及是否站在烏克蘭一邊時,特朗普說:“我不站在任何人一邊?!?/p>
不過他同時又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應在50天的“最后期限”內同意?;饏f議,否則將面臨制裁。俄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同日表示,任何對俄方設置條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圖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徑行不通,俄對烏的特別軍事行動將繼續。烏克蘭議會當天批準再次延長國家戰時狀態,還批準暫時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
特朗普為什么不愿意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打擊武器呢?應該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想早點結束俄烏沖突。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了,盡管西方對烏的支持和對俄的制裁重創了俄羅斯,讓俄羅斯痛苦不堪,但繼續打下去,還是見不到把俄軍驅趕出烏克蘭的希望,甚至趕出烏東四州也沒有希望。再拖下去,被俄烏沖突拖住,美國就難以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中國。因此,美國又一次給俄羅斯下了50天結束沖突的“最后通牒”,否則就再增加100%的關稅。這個最后通牒可能沒什么用,但反映了美國遲早結束俄烏沖突的愿望。
二是特朗普實在不想拿太多錢填烏克蘭這個無底洞。一枚“愛國者”導彈500多萬美元;一個連的“愛國者”導彈系統約10億美元。一套“海馬斯”發射系統500萬美元,一枚射程300公里的“海馬斯”導彈100多萬美元;一枚“賈斯姆”導彈也有100多萬美元。大規模地消耗下去,對美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商人總統”特朗普把這些賬算得清清楚楚,所以特朗普現在已經要求:在以后向烏克蘭“愛國者”導彈等武器提供中,歐洲國家要分擔,或者拿錢購買,或者把他們自己的“愛國者”導彈提供給烏克蘭。
三是美國導彈產能跟不上。美國目前每年可生產大約60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預計2027年產能將提升至650枚。而每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包含8輛四聯裝發射車(共32個發射單元),如果每個發射單元按標準配載4-16枚導彈,整套系統最多可攜帶168枚導彈。配少了還不行,因為對付一個空中目標,正常情況下需要發射2-3枚防空導彈。
截至到2025年7月,?烏克蘭接受了7套“愛國者”系統。有消息稱:美國加上歐洲國家,一共準備把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系統增加到17套,但美國一年生產的“愛國者”導彈都不夠7個連用的。另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JASSM導彈生產線目前年產能為?200枚?,即使滿負荷生產也僅能達到?500枚。這些導彈也不可能全部提供給烏克蘭。怎么算,美國也不可能向烏克蘭提供滿足需要的導彈數量。
所以,特朗普不打算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打擊武器,并不是出于善心,而是對地緣戰略、經濟成本和生產能力綜合運籌以后作出的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