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醫學界,腫瘤治療往往讓人聯想到手術、放療、化療等"對抗性"療法,但40余年深耕中醫臨床的余重九醫生卻開辟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幫助患者實現"長期帶瘤生存",讓生命在質量中延續。
余重九醫生認為,現代醫學的"對抗"思維雖然在某些急性病癥中效果顯著,但對于慢性病尤其是腫瘤,需要轉變思路。"腫瘤就像體內不受控制的'叛逆分子',與其兩敗俱傷地全面開戰,不如學會與之和平共處。"余醫生解釋道。
他通過40余年的臨床實踐發現,許多患者在追求"完全消滅"腫瘤的過程中,反而因治療副作用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甚至加速了病情惡化。而采用中醫"扶正祛邪"的理念,通過調理整體機能,不少患者能夠實現腫瘤穩定、癥狀緩解、生活質量提高的"三贏"局面。
余醫生特別強調"一人一方"的重要性。"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腫瘤患者,就像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他每次接診都會花費大量時間詳細了解患者的體質、病史、生活習慣甚至情緒狀態。
"我曾接診過一位晚期肺癌患者,西醫預估生存期不超過半年。通過仔細辨證,我發現他屬于'氣陰兩虛'兼'痰瘀互結',于是制定了益氣養陰、化痰祛瘀的方案。配合情志調理和飲食指導,三年后復查,腫瘤雖未消失但明顯縮小,患者日常生活完全自理。"余醫生分享道。
余重九醫生總結出一套"四維一體"的帶瘤生存療法:
1. **中藥調理**: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階段,精選藥材組合,既不過度攻伐傷正氣,也不單純補益助邪氣。
2. **飲食調養**:"藥補不如食補",針對不同腫瘤類型和體質,制定個性化食療方案。
3. **情志疏導**:通過中醫五行情志理論,幫助患者化解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4. **適度運動**:推薦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運動,促進氣血流通而不耗傷元氣。
"這四方面如同桌子的四條腿,缺一不可。"余醫生比喻道,"許多患者只重視藥物治療,忽視了其他方面,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在余醫生的診室里,評價治療成功的標準不僅是腫瘤大小和生存期長短,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吃、能睡、能笑,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對腫瘤患者而言卻是最珍貴的。"他說。
一位乳腺癌轉移的患者令余醫生印象深刻:"她來時被骨痛折磨得夜不能寐,西醫建議加大止痛藥劑量。我們通過中藥外敷內服配合針灸,兩周后疼痛明顯減輕,睡眠改善。半年后,她重新拿起了畫筆,找回了生活樂趣。雖然腫瘤標志物仍有波動,但她告訴我'這樣的日子,活一天賺一天'。"
余醫生特別強調醫患合作的重要性。"帶瘤生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醫生和患者形成'治療伙伴'關系。"他要求患者定期復診,及時調整方案,同時建立患者交流群,分享經驗和互相鼓勵。
"醫生治病,更要'治人'。"余重九醫生說,"當患者學會與疾病和平共處,把注意力從'死亡倒計時'轉移到'生活正計時'時,奇跡往往就會發生。"
在余醫生40余年的行醫生涯中,這樣的"奇跡"不斷上演。他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質量;醫學的價值不在于征服疾病,而在于幫助患者找回生活的尊嚴與快樂。這或許正是中醫智慧在現代腫瘤治療中最珍貴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