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 張張】在車圈,身份證丟了問題不大。但要是買錯了車,那么你的驕傲和privilege就會盡數失去。
小米已經失去了它的身份證,就像進了宮的太監無法擁有自己的姓名一樣,現在的小米叫“粗糧”、叫“綠化帶戰神”。
而小米的車主失去的卻是身份——“買小米就是認知低下,是黃毛。”沒辦法,在飯圈文化里,粉到了塌房咖正主就是會被連坐。
要說是友商黑小米吧,包的兄弟包的。但網上關于小米沖上綠化帶的素材多的和米一樣,即便不搜,大數據每天也會像喂寵物雞一樣,定時定點的投遞戰神的“每日最新戰績”。
《我聽見SU7落在青青草地》
《抱歉,但這里不是你的停車位。》
草:草!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綠化帶為我們承受一切罷了》
除了綠化帶,小米車主還會始終不停地解鎖各種新地圖。
《太懶了吧,買杯奶茶都不愿意停外面》
《紐北限定新場景:地下人行通道》
除了這些尚能博君一笑的事故,小米還背著數不清的沉痛車禍。
讓人不得不質疑,雷總造車究竟把安全放在第幾位?難道真像此前他說的,“在我們的產品規格書的第一條,就是要做好看。”如果造車最重要的就是顏值,那這個想法和李秀滿選愛豆的邏輯還蠻一致的。
【中國人,都是小米的站姐?】
說到這兒,是不是許多人都會覺得“小米就是個名副其實的‘車禍王’!”、“小米的事故率真tm高!”對此,網上一位博主給出了分析,各位不妨自行評判(cr:咕科技)
據統計局2023年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統計,汽車交通事故為15萬起。但這個數字似乎看起來過少了。中國有3.5億輛機動車,每年只發生15萬起事故,說明每年事故的發生率連1?都不到。一輛車一年發生事故的概率1?都不到,意味著這輛車平均每1萬多年才會發生1次事故,顯然不合理。
那為什么很多人能夠大義凜然的說“中國一年只有15萬起車禍,小米車禍太多了!”其實是因為缺乏數學常識。統計局關于交通事故的統計標準,可能與不少人想象的是兩碼事。
統計中還有一項保險賠付數據。2023年,機動車輛的保險賠付了5900多億元,以此計算,5900億賠付÷25萬起事故≈每起事故平均賠200多萬元,這可能么??當然不。但保險公司的數據又不會錯,所以這就驗證了上文說的,統計年鑒所統計的車禍,其實與你想象的不是一個類型。
保險公司的數據,按交強險來算(人人都有)。23年,交強險出險率是11.8%/年。中國3.5億輛車——3.5億輛x0.118≈每年有4000多萬起事故。同時,也意味著平均每個司機每8年才出一次事故。如果每年有4000萬起事故,每天就有超過10萬起事故。在網上看得見么?有些人似乎只看見了小米。
從保費的角度同樣可以驗證。每年交交強險,第一年可能是900多元,后面可能逐年遞減。假設交了8年,差不多就是6~7000元。而根據上圖數據顯示,中國交強險平均每個案件賠付是5000多元,說明的確差不多是每8年發生1次事故,每年的事故率差不多就是11%點幾到12%點幾,也就是每年就是4000多萬起事故。所以多方驗證了這些數據沒啥毛病。
因此,“小米汽車天天有事故,事故率太高了!”,究竟是不是一個客觀事實?小米的流量,令全世界都是小米的站姐。這些事故在網上到底它的曝光率是真的,還是它的事故發生率是真的?好比咱們在查看氣溫時,除了“實際氣溫”外,還有一項叫“體感溫度”。很多時候,氣溫并不高但身體卻覺得熱,請問能直接將感受與實際畫等號么?這個問題值得放下屠刀多多動腦。
所以,你認為“小米汽車的事故率高”到底是事實還是一種節奏?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