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keva 電影折射時代。
兩年前,《長安三萬里》用動畫長卷讓唐詩在銀幕上蘇醒;兩年后,聚焦中國古典志怪的動畫《聊齋:蘭若寺》再次為傳統文化傳承開辟新路徑。作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聊齋:蘭若寺》以 "1+5" 的篇章式結構,讓蘭若寺這方小小天地,成為串聯千年情思的時空容器。
不同于傳統改編的大刀闊斧,《聊齋:蘭若寺》對 400 余篇嶗山道士》的反諷寓言、《聶小倩》的民國新韻、《畫皮》的宋畫風骨,搭配《蓮花公主》與《魯公女》,在 152 分鐘里平衡了觀眾的熟悉感與新鮮感。《聊齋:蘭若寺》再次描繪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志怪圖譜。
"1+5" 的篇章式結構之下,六位導演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巧妙地令毛氈的質樸、宋畫的雅致、民國的寫意和諧共存。從《嶗山道士》的寓言哲思,到《蓮花公主》的如夢似幻,再到《魯公女》跨越生死的一諾千金,追光動畫總裁于洲接受采訪時談到,《聊齋:蘭若寺》的六個故事的情感,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滄海桑田又情脈相連 ,恰是中國文化最動人的底色。
于洲坦言,不想讓國產動畫成為觀眾 "曇花一現" 的記憶,而希望令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從光影中國找到共鳴。這種追求,與《長安三萬里》讓男女老少共品唐詩之美一脈相承。當傳統文化不再被束之高閣,而是化作銀幕上可感的光影、可觸的情感,將直抵人心。
以下是萬達電影與追光動畫總裁兼《聊齋:蘭若寺》監制于洲的對話:
記者:于老師您好,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聊齋:蘭若寺》的亮點嗎?
于洲:《聊齋:蘭若寺》是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這部片子會讓觀眾有機會去了解和喜歡上聊齋的故事。我們首次采取了1+5的篇章式結構,五個故事是獨立的,但是有一條主線。一個“情”字以及一樹一井把五個故事串起來了。美術風格上,《嶗山道士》用的是毛氈風格,《畫皮》用的是宋畫風格,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看完片之后說,真希望《畫皮》能夠更長一些,因為覺得這種審美風格非常有魅力。
記者:這次是怎么想到用1+5的篇章式結構呈現聊齋的故事呢?
于洲:《聊齋志異》原著故事都比較短,一方面,我們不想進行很大的改編。另一方面,因為短故事都相對獨立,如果相互之間沒有任何關系,那么呈現出來的電影感可能會弱一些,所以自然地想到1+5的篇章式,五個故事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這是很中國的感受。我們的文化綿延幾千年,一棵樹就可能見證了幾個時代的悲歡離合,所以后來有了一個書生加上兩個精怪的組合。
記者:《聊齋:蘭若寺》5個故事是基于什么考慮選取出來的呢?
于洲:聊齋故事有400多個。我們都看了一遍,最后精選了5個故事,是基于片長的考慮,不想讓影片過長,最初設定在一百四五十分鐘,最終定稿為152分鐘,正片部分大約145分鐘,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選的這5個故事,既希望觀眾有熟悉感,也能有新鮮感。有3個是大多數人熟知的,比如《嶗山道士》《聶小倩》和《畫皮》。有2個是對多數觀眾比較新鮮的,《蓮花公主》和《魯公女》。我們發現70后、80后甚至90后對《嶗山道士》都有所了解,但大約在1995年后出生的人,很多都不知道這個故事,因為他們沒看過1981年版的美影廠作品,《嶗山道士》對某些觀眾而言是一個新故事。這也是傳承的意義所在,一個經典故事時隔30年后被新一代人了解和喜愛。
記者:《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這樣的排序蘊含了哪些巧思?
于洲:它們是由一個“情”字由淺入深地串起來了?!秿魃降朗俊氛f不上情,是一個寓言故事?!渡徎ü鳌诽N含了童真的美好,越往后,就是《聶小倩》的人鬼情、《畫皮》的夫妻情和《魯公女》的生死情,整部電影的感情是遞進關系。以《魯公女》作結尾,我相信會感動大家。
記者:像《小倩》和《畫皮》這類題材可能拍過很多次了,這次創作是否會參考以往的經典呢?
于洲:肯定會這樣的,關于聊齋題材都會去研究一下它的可取之處,當然我們一定要有一些不同。之前非常成功的《倩女幽魂》是一種經典了,那么這次小倩我們很大膽地把它放到了民國的亂世背景下,進行創新的嘗試。當然,很多故事本身就來自《聊齋志異》,我們更多遵循原著小說的精髓,結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去創作,去挖掘一些打動人心的地方。
記者:《聊齋:蘭若寺》分了6組導演拍攝,導演是如何在不同的分工之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呢?
于洲:這真的是聊齋經歷的一個挑戰。1+5的篇章式結構相當于6部電影。創作過程中,我們會議數量直接翻了好幾倍,6個獨立的故事都有不同的風格,同時又有一定的連貫性。所以我剛才講到用一個情字去把它們串聯起來。每一個篇章的導演都非常專注于自己負責的部分,每個故事都有引言引到下一個故事,主線故事相對也比較輕松,這也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保持的風格。
記者:您認為《長安三萬里》的成功對追光后續開發作品有哪些啟示?《長安三萬里》收獲了18億票房,對《聊齋:蘭若寺》的市場表現有何期待?
于洲:近些年來,我們感受中國文化的復興浪潮,年輕觀眾的文化自信是非常自然的,所以大家對于中國的故事,中國的文化,中國了不起的人物更感興趣。我們是承繼前人的文化寶藏了。我們希望能把唐詩這樣一個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文化基因以電影的方式,以能夠打動人心的方式講述出來,讓男女老少都有非常大的共鳴。而且這些共鳴是不同的,不同年齡的人看《長安三萬里》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觀眾會去看很多遍。幾千年的文化寶藏是非常值得用動畫電影做出來的,這也是我們還會去做《三國》和《水滸》的原因,《長安三萬里》像是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
當然對我們來講,《長安三萬里》已經是過去的成績了,我們可以為之感到驕傲一下,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出更好的作品,《長安三萬里》之后,包括“白蛇”系列、《聊齋:蘭若寺》,還有后面的《三國第一部:爭洛陽》和《水滸1:風雪山神廟》以及《朝花·夕拾》,我們已經排了很多計劃,
追光的每一部電影我們都不會去做票房預測,因為票房是有點玄學的,有時候不太能預測。我們盡力把片子做到最好,上映之后就交給市場和觀眾了。希望今年暑期檔能夠有好的大盤,希望《聊齋:蘭若寺》能有一個好的表現。
記者:動畫電影的受眾、市場、技術和題材都在持續不斷地發生變化。您如何看待這些變化,以及追光將如何適應這些變化?
于洲:動畫電影現在還是一個上升期,現在受眾更加廣了。特別是今年《哪吒之魔童鬧?!纷尯芏嗖豢磩赢嬰娪暗挠^眾進了電影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未來我們也相信一定還會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公司,更多的作品不斷出來,百花齊放,讓大家會形成一個感知,國產動畫電影還是有非常好的質量,并不是看了一部片子,覺得國產動畫只是曇花一現。明年開始追光會保持一年兩部的節奏,我們也希望看到其他的同行公司不斷推出好的作品,讓大家看國產動畫變成一個習慣,暑假也好,寒假也好,春節也好,國慶也好,不斷有好的作品提供給廣大觀眾。
【點擊往期回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