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少事,皆在歷史中。
千古以來,人間更替,命運多舛,可大多數人的人生經歷,都是差不多的。
尤其是“命數”,更是大同小異,不是這里挫折,就是那里成功,不是這里有福,就是那里福薄。沒有其他的新詞。
要想讀懂“命數”,那不妨讀讀千古第一駢文《滕王閣序》。
一篇《滕王閣序》,基本上把人生、命運、走向、氣數、枯榮、興衰,都說透了。
人這輩子的命運,都藏在《滕王閣序》的這4句話當中。
第一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向空中遠眺,只發現天高地遠,讓人感覺到宇宙的無窮無盡。
歡樂逝去,悲哀襲來,我才發覺事物的興衰、成敗、枯榮,都是有定數的。
天地無窮盡,人力有窮時。
一個人,哪怕再怎么厲害,跟天地相比較,也還是過分渺小了。
人人都想改變一切,可又有多少人能夠得償所愿呢?基本都是做不到的。
人人都想卓爾不凡,可又有多少人能夠順心如意呢?基本都是不可能的。
你看秦始皇,千古一帝,還是逃不過生老病死,也還是無法改變秦帝國崩潰的命運。
萬事到頭皆前定,浮生勞碌空自忙。
第二句:
“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遠望長安,東看吳會,陸地的盡頭是深不可測的大海,北斗星多么遙遠,天柱山高不可攀。
關山重重難以跨越,有誰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大家都是異鄉之客。
什么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時常感覺無能為力,這就是人生。
就跟曾仕強教授談到的,什么是命?無可奈何就是命。
有太多的人,關山難越,只能一個人直面悲苦的命運;有太多的人,前途渺茫,卻沒有人來幫助他們。
你我他,都只是塵世間的過客。所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是這個道理。
你說,這難道是遺憾嗎?
并不是遺憾,而是經歷;并不是悲催,而是體驗。
第三句: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命運不順,路途艱險。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把賈誼貶到長沙,并不是沒有賢明的君主:梁鴻到海邊隱居,難道不是在昌明的時代嗎?
馮唐才華橫溢,但生不逢時,要到晚年,臥病在床,才碰到了時代機遇,可還是力不從心,年歲不待人。
李廣一生征戰,號稱飛將軍,可還是時運不濟,多次敗北,甚至還迷路了,不得封侯,無奈拔劍自刎。
賈誼天縱奇才,可漢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被貶長沙,很是無奈,最后郁郁而終,英年早逝。
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該你成功的時候,哪怕你平平庸庸,也還是可以突出重圍。而不該你成功的時候,哪怕你拼命掙扎,一樣無可奈何。
第四句: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難道說,普通人就該垂頭喪氣嗎?沒必要垂頭喪氣。
真正的君子,察覺事物的先兆;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數。
年紀大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發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該更加堅強,不能放棄凌云之志。
這就是《周易》談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運行平穩剛健,君子就該向天道學習,保持積極的心態,自強不息,而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腳印。
至于成敗如何,沒必要想太多,只需要“盡人事”,就足以“聽天命”了。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