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著名作家申賦漁走進無錫高新區,在伯瀆河文化中心開啟一場以“千年文脈——解碼吳文化基因”為主題的文化之約。申賦漁圍繞其作品《君子的春秋》中的吳地歷史人物展開分享,講述了泰伯的胸襟、延陵季子“掛劍酬心”的信義、梁鴻“舉案齊眉”的風骨,以春秋人物的氣質風骨,串聯起了吳地文化的精神脈絡。
“這三位歷史人物雖分屬不同時期,卻有著一脈相承的精神傳統與價值追求,對吳文化的傳承發展影響深遠?!鄙曩x漁介紹,《君子的春秋》精選十位人物作為“春秋”的坐標系,他們的人生不僅連綴起春秋三百余年的歷史,更與成百上千人的命運交織,共同繪就了一幅紛繁復雜、風云激蕩的歷史畫卷。
“經過他的解讀,吳地文化中‘德行為先、知行合一’的深層密碼得以清晰呈現?!眳⒓幼x書會的錢先生是位歷史愛好者,他表示自己受益匪淺。江陰的陳女士表示,孩子姓“吳”,平時就常給她講中國歷史和吳地故事,聽申老師解碼吳文化基因,對孩子來說是一次特別的文化啟蒙,也能讓無錫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脈絡。
當天下午,申賦漁來到梁鴻國家濕地公園圍繞寫作與詩歌,與廣大文學愛好者展開交流,并分享了自己幾十年來在文學領域的經驗與體會。據申賦漁透露,自己曾在無錫工作生活過四年,在這里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文友,無錫是他的“第二故鄉”,在他的印象中,無錫一直是一座浸潤著文化氣息的浪漫之城。
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和核心區,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文脈延綿,底蘊深厚。這里不僅孕育了以錢偉長等“一門六院士”為代表的杰出人才,更留存著鴻山遺址、泰伯廟、梅里古鎮、梁鴻國家濕地公園等豐富文旅資源。近年來,該區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致力于吳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
1994年成立無錫市吳文化研究會,30余年來致力于吳文化的搜集、研究與傳承,今年正式落地梅村后將進一步助力提升吳文化影響力;2013年成立新吳區吳文化傳習學校,多年來持續走進校園開設特色課程近500課次,為文脈傳承注入青春活力。新開放的伯瀆河文化中心新吳區圖書館館藏15萬冊、報刊250余種,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閱讀空間。
據悉,申賦漁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記者工作二十余年。他以非虛構文學和歷史題材創作為主,代表作包括“個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個一個人》和“中國人的歷史系列”《諸神的蹤跡》《君子的春秋》等,作品多次獲國家級獎項,現居法國巴黎專事寫作,著有小說、散文、戲劇等二十余部作品,作品銷量達百萬冊。
通訊員 新宣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敏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