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救救我,我還不想死啊!”
25歲的研究生原本正值青春年華,將來大有作為,可惜卻永遠定格在了24年4月13日。
無不令人悲痛,而下毒致其死亡的室友卻還在瘋狂狡辯,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直到25年4月周某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誰知他并不服氣,7月1日湘潭大學的這一宿舍投毒案迎來了新進展。
被告人周某不服判決,堅持上訴,此時距離案發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可兇手仍沒有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經過
和很多中等生一樣,雖說已經付出了十足的努力,但成績仍沒有提高太多。
以至于到高考的時候,不出意料的張某只能勉強讀個三本,如果換做其他人可能會因此隨波逐流。
不出名的學校,高昂的學雜費,并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負擔的起的。
但張某不同,他就是因為心疼家人的付出,所以在校期間,簡直是拼了命的學習。
每每見他都是在圖書館埋頭苦學,或許正是這發自肺腑的努力,竟使得到最后成功上岸雙一流大學的法學研究生。
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跨階層的舉動,如若能安穩畢業,那么將來必定是前途一片光明。
2022年時,他在家人的陪同下進入了湘潭大學,或許是深知這次機會來之不易,為此張某從未放松過一日。
當然和一般的傻讀書不同,張某不僅在專業課上表現的十分突出,活動組織能力也十分優秀。
在同學中的人緣很好,甚至還是班里的班干部,這只要上過大學的應該都懂,足以見其是個八面玲瓏的人。
這時候看著張某也算是春風得意,可意外也來的猝不及防,2023年6月25日,宿舍搬來個新舍友周某。
還是馬哲專業的,其實這種混專業住宿的情況并不少見,所以張某一開始并未在意。
甚至出于樂觀開朗的性格還主動和周某打了招呼,本是禮貌的行為,誰曾想卻成了噩夢的開端。
自那之后周某就纏上了張某,表現的十分自來熟,只是這份自以為是的親近,卻讓張某十分不自在。
也是后來的相處才知道,原來這周某已經接連被好幾個宿舍趕出來了,究其原因就是很難相處,且性格有問題。
其實時間一長張某也深有同感,每每說話間,周某總會用刻薄的語言來暗諷張某。
看不上他的本科學校,拿江西彩禮這件事來說梗,甚至還討論起了張某的家境。
這完全就是沒有邊界感的表現,除此之外,周某的個人生活習慣也實在不敢恭維。
邋遢、偷看別人隱私、經常在宿舍吸煙等等,別說張某有所不滿,其他舍友也是煩不勝煩。
最后由張某出面向導員提出訴求,讓周某即刻 宿舍,可誰知導員并未答應,只推辭說再等等。
實質情況確是周某本就是個刺頭,接連換了幾個宿舍都被舉報了,現在根本沒他的容身之地。
眼看換宿舍這條路行不通,張某便決定和周某談談,如果對方能有所收斂的話,那就最好了。
此時的張某絕對想不到這竟是他喪命的導火索,當然最后的談話無疾而終,反倒讓周某記恨上了。
事情后續
很快在24年4月19日,傳來了湘潭大學研究生身亡的消息,仔細一看正是張某。
起初流言四起,網傳是該大學一學生因外賣經常被偷,于是便打算投毒找到小偷。
誰曾想那人正是張某,可后續經當地警方調查確認死者卻是張某,但并不是因偷外賣中毒。
4月7日時張某突發腹痛,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隨即去了醫院,可誰知嘔吐惡心的癥狀越發嚴重。
之后短短三天時間就出現了全身器官衰竭,這很明顯不是一般的腹痛,而是被下了毒。
報警后,當地警方立即前往湘潭大學調查,首要懷疑對象就是周某,除了兩人本來就有矛盾外。
這周某居然還在張某送醫后的第一時間搬出了宿舍,很明顯的做賊心虛。
之后通過審問,周某承認是自己下的毒,但始終咬口不說是什么毒,以至于張某在4月13日因搶救無效去世。
之后根據調查得知毒源是“秋水仙堿”,如果超劑量服用,很容易出現多功能器官衰竭。
這毫無理由是故意殺人,為此25年4月7日一審判處周某死刑,但周某抵死狡辯,并一直申請上訴。
這丑陋的嘴臉深深刺痛了張某的家人,他們希望法院能換一個公道,必須讓周某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
信息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2025 -07-01: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被告周立人提起上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