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7月14日,新京報我們視頻從官方渠道獲悉,“貴州一烤魚店顧客沖突”事件中,一名打人者系黔西市永燊鄉政府事業編工作人員。
7月8日5時許,貴州威寧縣一烤魚店內發生顧客沖突,致懷孕7周的李女士等人受傷。14日,官方渠道披露兩名男子參與毆打,其中一人系黔西市永燊鄉政府事業編工作人員。
威寧縣海邊街道辦聯合派出所聘請威寧縣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李女士及另一名女子傷情為輕微傷,案件已轉為刑事案件,嫌疑人被捕并正偵查中。(據7月14日新京報報道)
相關視頻截圖
這則新聞有前情。據7月13日江西廣電熱度新聞欄目報道,李女士向記者表示,事件發生后,她多次向派出所追問為何不抓捕涉事嫌疑人,警方均表示“要等受害者先出院再說”。此外,李女士透露,涉事男子疑似為公職人員。記者在12日下午聯系采訪當地多部門,都沒有得到具體回應。
巧就巧在,在12日晚上,當地有關部門就迅速行動起來,工作人員前往醫院當面給李女士做了筆錄調查。此事立即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你說他們行動迅速吧,7月8日到7月12日,都過去快五天了,當地既不抓捕當事人,還要等受害人出院再說。你說行動太慢吧,在媒體介入后,就不等受害人出院了,立即“上門服務”了,嫌疑人馬上被抓。態度轉變就像龍卷風。
相關視頻截圖
而且,案件已轉為刑事案件,是不是說明此前警方是按照行政違法案件處理的?難道,這又是不鬧不解決,一鬧就解決?為何受害人正當維權這么難,非要在網上爆料或者找媒體求助,當地才快速、嚴肅地處理?
兩家媒體之所以強調施暴者公職人員身份,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公職人員,本該愛惜羽毛,珍惜自己在群眾中的形象,帶頭遵紀守法。因為,他代表的不僅是自己,還有政府形象。毆打群眾,底線何在?是誰給的底氣?如果仗著自己的身份來欺負百姓,那還有王法嗎?二是,公職人員違法或者涉嫌犯罪,更應該嚴肅處理。當地在事發后“反應遲鈍”,就被不少網友懷疑有官官相護的嫌疑。畢竟,如果是普通群眾打人,案件會一拖再拖嗎?
在媒體介入后,李女士在13日上午給媒體打電話,說事情已經解決。從中或許可以看出,當地想迅速平息輿論的態度。但是,要說“已經解決”恐怕為時尚早。公職人員是哪個部門的,什么身份,為何要毆打李女士一行?這些信息公眾并不知情。不得不強調的是,網絡上關于嫌疑人的身份,還出現了一些傳言。另外,案件還在偵查中,刑事立案只是處理的起點,后續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理,當地還應該持續接受輿論監督才是。
遺憾的是,諸多信息都是媒體不斷地挖掘,才拼湊出案件的大致情形。這就表明,孕婦遭兩男子毆打住院,還需要當地一個藍底白字的通報,以澄清事實、以正視聽,讓公眾知曉案情,了解當地公正處理案件的決心。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