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恒昌
1950年9月,中共中央和政務院決定在慶祝共和國建國一周年的前夕,召開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9月30日晚,黨中央和政務院舉行盛大的國慶招待會,代表們應邀出席。在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李立三和代表們的提議下,一個工人代表第一個向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敬酒。
當李立三同志將這個工人代表介紹給毛主席時,毛主席象見了老朋友似的連說:“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這個工人代表叫做馬恒昌。1906年出生于遼寧省遼陽縣。1948年11月,沈陽剛剛解放,沈陽第五機器廠的一個小組在馬恒昌的帶領下,在敵機不斷騷擾轟炸的情況下,奮不顧身地完成一批批軍工生產任務,以優異的成績于1949年4月28日獲得“生產競賽模范班”的紅旗。
馬恒昌和主席
在第一次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上,馬恒昌小組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小組——“生產戰線上的模范”,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先進班組,馬恒昌本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成為開國勞模。
在那次招待會上,馬恒昌端著酒杯激動地對主席說:“我代表工人階級向您敬酒,為您的健康干杯!”
毛主席也舉杯示意,聲音洪亮地回答道:“為了工人階級幸福干杯!”
然后,兩人熱情握手。會后,很多代表爭相跟馬恒昌握手,去握那只跟毛主席握過的手,分享著馬恒昌的幸福。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遵照黨中央和政務院命令,工廠要部分北遷。馬恒昌小組顧全大局,第一個報名、第一批北遷到齊齊哈爾。在他們的帶頭示范鼓勵下,北遷建廠任務順利完成,僅用79天就開工生產了。這就是齊齊哈爾市第二機床廠。
據退休老職工回憶,當時職工宿舍所在的齊齊哈爾郊區還有野狼出沒,夜班工人要在自行車上拴個鐵桶,一邊騎車一邊“咚咚當當”地敲桶,以震懾野狼。
為了配合抗美援朝,1951年1月,馬恒昌小組通過《工人日報》,向全國班組和工人兄弟發出了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倡議。這個倡議涉及面和影響力是空前的,共得到全國18000多個班、300多萬職工的熱烈響應,一直延續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時稱“馬恒昌小組運動”。
1956年,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馬恒昌(右二)與孟泰、王崇倫
1952年10月,馬恒昌作為赴朝慰問團第七分團的副團長去朝鮮前線慰問。當馬恒昌報告了全國工人階級在“馬恒昌小組運動”中取得的成果時,戰士們歡呼雀躍起來,200多位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將士,寫信表示支持和響應。
馬恒昌小組以金屬加工技術精湛著稱,并在中國首先提出了“工人參與企業管理,作企業主人”的理念,依靠“勞動競賽、民主管理、技術革新”三大法寶,開創了中國工業企業班組建設的先河。
馬恒昌是新中國第一代著名全國勞動模范,是和孟泰、王進喜齊名的工業戰線上的“老英雄”,從1950年時起、共13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在工人階級中,除了他、就只有“毛主席的好工人”尉鳳英受到過主席接見13次的待遇。
1985年7月18日,馬恒昌因病在齊齊哈爾逝世。數十年過去,如去愿老英雄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