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總理、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卡婭·卡拉斯近日就特朗普對俄立場發表看法時坦言:“特朗普總統在對俄問題上展現強硬態度固然值得肯定,但50天的等待實在太過漫長——尤其是在俄羅斯每天都在對烏克蘭平民施加暴力的當下。”
BBC新聞記者弗蘭克·加德納則進一步剖析了這段時間窗口的潛在風險,他指出這50天無疑給克里姆林宮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今年5月,法、德、英、波四國領導人曾親赴基輔,向莫斯科發出撤軍最后通牒,威脅若不停止進攻將實施嚴厲制裁。但普京迅速扭轉局面,提議在伊斯坦布爾與烏克蘭直接談判。當時特朗普明確要求烏克蘭領導人赴會,烏方照做后,普京卻爽約未現身,而特朗普也未采取任何后續行動,最終讓這份停火通牒淪為空談。”
加德納補充道:“這次情況或許有所不同,特朗普至少已在公開場合對普京表達了不滿。但即便如此,給克里姆林宮50天時間,足夠俄方拋出所謂‘對等提議’以逃避制裁壓力。按當前襲擊頻率推算,這50天里俄羅斯理論上可能向烏克蘭發射多達2.5萬架無人機和導彈,尤其是針對夜間的空襲行動將更難防范。”
多家西方媒體披露,特朗普提出“50天后再采取強硬措施”的想法,源于7月3日與普京的通話。據稱通話中普京曾表示,俄羅斯計劃強化攻勢,并爭取在60天內完全控制烏克蘭的四個州。這一時間差引發的擔憂,正隨著局勢變化持續發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