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社區都在努力達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過去幾年中,“可持續性” 和 “可持續發展” 這兩個概念頻繁出現,或許你也曾聽過不少相關觀點,卻有時難以完全理解其內涵。
你可能對通行的布倫特蘭定義并不陌生: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的一種發展方式。盡管這條定義沒有給出具體的行動措施,但它簡潔易懂,便于傳播。
那么,可持續性究竟是什么?可持續性實際上是人類社會在自然循環中無限生息、繁衍的能力。而可持續發展,就是指能夠實現可持續狀態的發展模式。這些概念雖然沒有直接指導具體行動,卻為科學家團隊提供了研究方向 —— 探索那些干擾自然循環的人類行為。經過研究,科學家們找出了不可持續性的四個根源,它們同等重要、亟待解決,且有確鑿依據:
· 第一個根源:人類從地殼及巖石圈中采掘了大量生物圈中稀少的物質,如石油、天然氣、重金屬等,其累計采掘量已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 第二個根源:人類制造的部分社會產品會在自然界沉積。其中,一些化合物需要極長的時間才能在自然界分解;同時,人類制造的二氧化碳等自然界本就存在的物質,累計量也已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 第三個根源:人類行為抑制了自然界的自然循環能力。例如,樹木被砍伐的速度超過生長速度,生態系統被有組織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停車場、公路、建筑等,這些都會導致自然界無法正常循環。以上三個根源均來自環境方面,彼此沒有輕重緩急之分。
· 第四個根源:這是最重要的一項,且來自社會方面 —— 人類在社會中人為建立障礙,使得世界各地的部分人群難以滿足基本需求。比如,購買發展中國家血汗工廠生產的產品,會間接支持工廠發展,加劇當地惡劣的工作環境,導致員工無法滿足基本需求。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解決這四個根源問題。
在全球物流和供應鏈蓬勃發展的當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不可推卸的使命。積極投身可持續發展進程,需重點關注降低全球物流與供應鏈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高效、可靠的防潮除濕解決方案為全球減排貢獻顯著力量。通過合理使用干燥劑,集裝箱運輸可替代空運等碳排放量大的物流方案,減少過度處理或過度包裝,同時降低運輸中的貨物濕損,避免資源浪費。
干燥劑在生產制作過程中保持低碳足跡,部分產品支持回收與再利用,助力提升客戶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具體措施包括:
· 創新產品設計,減少原料用量與資源消耗
· 選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材料,如回收塑料等
· 確保生產過程低能耗、低碳排
· 系統計算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
干燥劑可根據吸濕劑的性質分類,而可持續干燥劑的衡量標準并非僅局限于 “吸濕劑來自自然資源”。結合行業實踐,可持續干燥劑需滿足以下要求:
· 吸濕能力強,同等吸濕需求下所需用量更少。
· 減少塑料及其他包裝材料使用。
· 優先使用回收塑料或部分回收塑料,且產品盡可能可重復利用或可回收。
· 產品外包裝兼顧經濟性與環保性。
· 生產企業尊重人權和勞工權利,為員工提供良好工作環境。
· 生產企業已通過 ISO 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集裝箱干燥劑的可持續性需從全鏈條著手構建,核心路徑包括:
1. 以創新設計優化資源效率,減少原料與能源消耗
2. 優先選用低碳材料,推動回收材料的規模化應用
3. 建立全流程低碳生產體系,嚴格控制能耗與排放
4. 實施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量化并持續優化環境影響
通過踐行上述理念與措施,干燥劑行業不僅能為全球物流的低碳轉型提供關鍵支撐,更能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實現自身與社會、環境的協同共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