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達成,32國將眾籌武器助力烏克蘭打俄羅斯,近期普京收到的噩耗還不止于此,俄羅斯的未來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美國已經和北約達成了協議,將向北約運送援助烏克蘭的武器,北約則全額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此外還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可能會動用總統權力,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武器,價值約3億美元,可能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和中程火箭彈。早在此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期間,特朗普就曾透露過自己想改變主意,對烏克蘭重新啟動援助。
北約“軍火列車”呼嘯而來:澤連斯基的春天到了?
過去幾個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辦公室幾乎成了“武器訂單處理中心”。從美國傳來的消息讓他徹夜難眠:特朗普政府突然180度大轉彎,不僅恢復對烏軍事援助,還拉著北約玩起了“武器眾籌”新套路。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美國將向北約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在內的尖端武器,而北約歐洲盟友將全額買單。
更讓人意外的是,美國陸軍悄悄把“愛國者”導彈的采購量從3376枚暴增到13773枚,相當于原先的四倍。這架勢,擺明了要把烏克蘭變成“愛國者導彈試驗場”。 最讓澤連斯基振奮的是北約內部的“團結秀”。德國總理默茨公開表態,德國將在對烏軍援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不僅承諾提供更多“愛國者”系統,還準備把庫存的“金牛座”巡航導彈拿出來。
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也不甘示弱,紛紛表示要通過北約渠道向烏克蘭輸送無人機和反裝甲武器。據北約秘書長呂特透露,光是7月這一輪談判,就有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和加拿大七國明確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計劃。這種轉變背后是北約戰略的深層調整。2024年12月,北約從美國手中接管對烏支持工作后,歐洲國家開始掌握更多話語權。
今年4月的布魯塞爾會議上,50國代表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210億歐元軍援,其中德國一家就掏了90億歐元,專門用于購買防空系統和彈藥。更關鍵的是,北約正在建立“歐洲武器庫”,計劃把部署在歐洲的美軍裝備直接轉交給烏克蘭,再由美國工廠補充產能。這種“歐洲出錢、美國生產、烏克蘭消耗”的三角模式,讓澤連斯基終于擺脫了“討飯式求援”的尷尬。
普京的“三重困境”:從航母墳場到全球征兵
當澤連斯基在基輔舉杯慶祝時,克里姆林宮的氣氛卻異常壓抑。普京最近簽署的三道命令,暴露了俄羅斯的戰略焦慮。航母獨苗瀕臨報廢,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最近成了全球軍事論壇的笑柄。這艘1991年服役的老艦自2017年進塢維修以來,事故不斷——先是浮船塢沉沒砸壞甲板,接著又發生火災導致14人受傷。
7月11日,俄羅斯國防部終于承認,由于技術老化和經費不足,可能放棄維修這艘航母,轉而考慮拆解回收。專家直言,即便勉強修好,這艘40歲的老艦也無法對抗北約的現代化艦隊,還不如把資源投入無人機航母研發。
3月31日,普京簽署2025年春季征兵令,計劃征召16萬名18至30歲公民入伍。雖然官方強調這是“常規征兵”,但細心的觀察家發現,此次征兵覆蓋全俄所有聯邦主體,連北極地區都破例納入(通常只在秋季征兵)。更值得玩味的是,普京同時簽署政令,允許外國公民加入俄軍,只要會說俄語、無犯罪記錄,就能成為5年合同兵。這一招顯然是為了緩解前線兵力不足,尤其是在北約可能長期對峙的情況下,俄羅斯需要更多“炮灰”填補防線。
北約的“軍火列車”帶來的不僅是軍事壓力,更是經濟絞殺。特朗普威脅,如果俄烏50天內不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并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
這一招直擊俄羅斯命脈——2024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占財政預算的40%,若關稅落地,俄羅斯可能陷入“賣油越多虧得越多”的惡性循環。更麻煩的是,歐盟正在推進“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準備投入1500億歐元振興國防工業,重點研發反導系統和無人機,這將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戰爭新常態:從熱戰到冷對峙的轉折點
這場沖突的走向正在發生質變。7月14日,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罕見表態,稱俄烏將繼續直接談判,但前提是烏克蘭放棄“不切實際的領土要求”。這種軟化姿態背后,是俄羅斯戰略資源的枯竭——據俄媒披露,俄軍在烏東的彈藥消耗量已降至戰前的30%,部分部隊甚至出現“三天打一炮”的尷尬局面。
而北約這邊,“波羅的海行動-2025”聯合軍演正搞得轟轟烈烈,16國40艘艦艇在俄羅斯家門口耀武揚威,反潛機和無人機組成的“鋼鐵幕墻”幾乎封鎖了整個波羅的海。 對普京來說,最危險的不是眼前的戰場失利,而是戰后的地緣格局。即便俄烏達成停火,北約也不會放過這個削弱俄羅斯的機會。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早就放話,北約必須作好與俄長期對峙的準備,這可能持續“很多、很多年”。這種對峙將是全方位的:軍事上,北約東翼兵力已增至30萬,波蘭、立陶宛等國正在修建永久性軍事基地;經濟上,歐盟對俄鋁、化肥等關鍵出口品的制裁清單不斷加長;科技上,西方對俄半導體出口管制升級,導致俄軍無人機產能暴跌60%。
當澤連斯基在基輔街頭擁抱“愛國者”導彈時,普京正在克里姆林宮簽署另一道命令——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拆解合同交給北方機械制造廠。這艘承載著蘇聯榮光的巨艦,最終將變成廢鐵堆里的銹跡斑斑。而俄羅斯的未來,或許就像這艘航母一樣,在北約的圍堵中逐漸失去往日的鋒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