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多了 道路平了 白沙古鎮用 “暢行” 留住游客心
近年來,玉龍縣錨定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示范區、大滇西旅游環線重要樞紐、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三大戰略定位,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創新文旅場景,持續深化 "做美玉龍" 的發展理念。作為玉龍縣文旅核心區的白沙古鎮,近期以交通整治為突破口,通過系統治理讓古鎮交通環境實現華麗蝶變,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道路升級:鋪平發展快車道
在白沙古鎮德凱路段,嶄新的瀝青路面延伸至遠方,車輛駛過平穩無聲。這段剛完成改造的道路,曾因年久失修導致坑洼不平,如今不僅通行質感顯著提升,整潔的黑色路面更與周邊納西族傳統民居相映成趣,成為古鎮新的風景線。
這場道路煥新工程正全面鋪開:太平村北段至向陽村路口的施工路段上,工程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輪班作業搶工期;文海路應急修復現場,攤鋪機正在對破損路面進行處理,預計三日即可恢復通行。據白沙鎮負責人介紹,此次道路改造覆蓋古鎮周邊 6 條主要通道,通過 "分段施工、應急搶修、重點攻堅" 的方式,全面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 "行路難" 問題。
車位擴容:破解旅游民生痛點
"以前開車來古鎮,繞半小時找不到車位是常事,現在東門停車場幾步路就到景區,太方便了!" 來自昆明的游客李先生對新增停車場贊不絕口。在此次交通整治中,白沙古鎮將停車場建設作為民生工程重點推進,目前已建成投用的南門、東門、西門三個停車場,新增車位 320 個,有效緩解了旅游旺季 "一位難求" 的困境。
在街尾二組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進行場地平整作業。這個規劃建設 150 個車位的停車場,預計下月即可投入使用。而通過租賃農戶閑置土地建設的草莓園停車場,將在秋收后啟動建設,屆時古鎮停車位總數將較整治前翻倍。
管理提質:構建長效治理機制
清晨七點,白沙古鎮街口已出現執勤人員的身影。由鎮干部、民警組成的聯合執法隊,正引導車輛進入指定停車場。"我們實行 ' 高峰時段全員上崗、平峰時段動態巡查 ' 模式,重點管控古街出入口等易擁堵路段。" 現場執法人員介紹,通過建立 "日常巡查 + 違法糾治 + 疏堵保暢" 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古鎮交通違法行為同比下降 68%,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 40%。
交通環境的改善,讓古鎮商戶嘗到了甜頭。經營納西特色餐館的和女士說:"路好走了,停車方便了,最近客人明顯多了,周末營業額比以前漲了近三成。"
如今的白沙古鎮,平整的柏油路連接著古樸的納西院落,規范的停車場掩映在綠樹叢中,往來車輛井然有序。這場交通整治行動,不僅讓古鎮 "行" 得更順暢,更讓游客 "游" 得更舒心,為 "美麗玉龍" 建設寫下生動注腳。據了解,下一步當地還將引入智慧交通系統,通過智能引導、無感支付等技術手段,持續提升交通管理精細化水平,讓千年古鎮在守護歷史文脈的同時,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八方來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