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赫茲聲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一臺嶄新的超聲追頻設備平穩運行,發出細微而有規律的嗡鳴聲。大連東軟信息學院2007級校友何建龍在設備前,仔細檢查著各項參數——頻率穩定、功耗達標、噴涂均勻,這臺完全國產化的設備終于通過了最終測試。此時,他情不自禁地感嘆:“母校從未忘記過任何一個學子!”
此前,何建龍為公司的超聲噴涂技術頭疼了好久,不僅成本高昂,供貨周期也極不穩定。2024年11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杭州舉辦了一場校友會,何建龍向母校老師訴說了困擾自己的難題。校友會結束第二天,他便接到母校智能與電子工程學院張永鋒教授的電話,說可以幫助他解決技術難題。
面對校友的困難,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迅速組建由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的4位專業教師組成的項目團隊,立即開展技術路線和軟硬件設計方案研討,通過多次實驗驗證了項目的可行性,經過與校友公司多輪溝通,最終確定實施該項目。
項目組老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在學院實驗室里,從核心電路和核心算法出發,逐一攻克技術難關。團隊不僅每周五發送技術周報,還建立專門的線上溝通群,隨時解答企業技術人員的疑問。
不到一年,團隊就提出3項關鍵技術改進,這個方案輸出波形穩定、追頻速度快、噴霧流量平穩,與原設備相比,改善效果顯著。在這些改進的基礎上,項目團隊進行上百次的真實場景模擬檢測,不斷改進硬件與軟件的Bug,減少設備運行時出現問題的概率。終于在2025年5月,團隊完成了超聲追頻設備的最終測試,這款高性能超聲噴涂電源核心控制器工作狀態穩定、追頻時間短、噴涂效果均勻,其性能實現了國產化的重要突破,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難題。
“看到校友企業發展得好,我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張永鋒道出了所有老師的心聲。后續合作中,智電學院繼續為企業提供多項技術支持,不僅解決了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更讓校友感受到母校始終如一的關懷。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高校與企業的關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再是單向的知識輸送,而是雙向的智慧交融。這次超聲追頻設備技術改進的故事,只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無數校企合作案例中的一個縮影,它生動地詮釋了一個道理:母校與校友的情誼,可以轉化為推動技術進步的實際力量,每一次真誠的攜手,都將開啟一扇通向更廣闊天地的大門。目前,這種校企合作模式正在產生示范效應,已有12家校友企業與學院建立合作關系,母校用行動證明對校友的支持不僅停留在情感層面,更體現在具體的技術幫扶和資源對接上,這種全方位的支持正是校友企業最需要的溫暖力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玉 通訊員 徐萌 鄒雪)
作者:劉玉 徐萌 鄒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