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玉市場,籽料造假現象“一抓一片”,各種料子為“整容”成籽料,“換頭”得連老媽都不認識!紅皮也許是青玉染色,光白籽可能是山料“磨皮”——如何識破這層“皇帝新衣?今日御府君就來教大家如何用“火眼金睛”認出“妖怪原型”!
一、3大皮色誤區:你的經驗可能是商家作假潮的心理陰影
誤區一:散皮真、聚皮假
籽料結構細致,礦物離子難以沁入,所以點皮、灑皮較多;而聚皮因數量有限、缺少對比,不良商家作假成風以次充好,真料子反而讓人避之不及。
誤區二:重色真、薄色假
其實早期這種分辨方法有用,不過現在市場上的蒙頭料為了掩蓋玉色、玉質的不足,會將整塊原石染成重色,并在最漂亮的地方開“美人窗”,來吸引賭石玩家。
誤區三:暗皮真、艷皮假
最早的紅皮染色主要模仿瑪麗艷,以橘紅為主。不過紅皮染色的原石大多都是青玉、青白玉,這種料子上紅皮就會發黑發暗。
二、4法鑒真料:
1、皮色過渡
天然皮色過渡像水墨暈染、自然多變,表面也有微微突起;而染色皮像油漆潑灑,漸變刻意生硬。科技狠活雖然能騙過很多人,但老玩家已熟諳大地的音律,自然能分辨得出。
2、色裂共生
天然皮色和綹裂相伴相生,真籽料多是內淺外深,色隨裂走,有點類似籽料內部的水草紋理;
染色料的皮色形成于綹裂之后,更多是外深內淺,染料卡縫隙中像“傷口結痂”。
3、毛孔玄機
真毛孔像不規則的“隕石坑”,而假毛孔像砂紙打磨,規整得像“復制粘貼”。
4、皮色與玉質是否對應和諧
好皮無好玉,好玉不帶皮。一顆原籽,皮色濃重的部分往往玉質松,甚至還有竄臟棉僵產生;而染色皮就是一碗水端平。
三、小白三誤區
誤區一、往大了買
100g以下適合佩戴;100-300g適合把玩;1000g以上?普通人買了當“傳家磚”?如果沒有敏銳的眼力和雄厚的財力,買塊適合佩戴的籽料最合適!否則花大價往家里搬塊“鵝卵石”,還不如自己去挖呢!
誤區二、往多了買
要是只妄想撿漏或多買,抱著短期暴富的投機心理,既使砸鍋賣鐵恰好買了真品,但最終賣不出去或貶值了,不僅錢耗沒了,人的心態也崩了。
誤區三、往白了買
切忌走火入魔,玉質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為追求顏色而忽略玉質!否則羅甸白一拿出來,那不得被白“傻”了?
記住,沒有失敗就沒有成長!御府君只是為大家提個醒,真正的“火眼金睛”是需要在“和田玉大煉爐”里經受無良商家的“三昧真火”,才能熬出真本事!各位玉友只有多學習、多實踐,才能鍛煉出一雙妙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