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陳佩斯連哭兩次?
情到濃時,更是倚靠在老墻邊掩面抹淚。
明明《戲臺》只是戲,他怎能被帶入戲,久久無法脫離呢?
笑中有淚,淚中有笑,這原本是《戲臺》給觀眾呈現出的情景效果。
誰又能想到,這便是他的一生呢?
風光的時候,十年常扎春晚,和朱時茂一起演盡悲歡喜樂。落寞的時候,和妻子居住郊外,過著一日三餐,溫飽暫穩的生活。
然而,他幾十年不變的是對表演的心。可他從走出舞臺,到走回舞臺,卻用足足10多年光陰。
他的人生,又何嘗不是“戲”一場?
喜劇人生的“苦”
《戲臺》是難得一見的“細糠之作”,從劇本的整理,到拍攝的完成,他從未松懈過半分。
用宋佳的話說,演戲這一行一定是小心翼翼,才能真正地去做好。若是沒有一顆細膩的心,那作品就會失去細節,人物也會失去核心。
喜劇人生下,那一定是涵蓋著“苦”的。能夠把自己都演哭的戲,又能夠有多差呢?
拍攝《戲臺》連哭兩次,一次比一次難過,一次比一次痛心。影片剛殺青的時候,劇組里的人都還在現場,他從監控器一旁的凳子上突然站起來,眼光中含著一絲淚意,嘴里激動地說著終于好了。
然而,在準備大喊殺青的時候,他卻因為過于激動,忘記自己拍攝的電影是什么了?看到他愣住,周圍的人也都不知道何意。
許久他才問出,我們拍攝的作品是什么?看著周圍人指著前面的海報,他又溫柔一笑說著,太專注了,都忘記作品本身是什么。
第二次,是他在看作品的時候,突然崩潰得大哭起來。劇組里的人想要去安慰他,黃渤、尹正卻攔著他們,想要讓老頭子一個人冷靜下來。
哭了許久,似乎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又起身走到一旁的木門旁邊,一個人倚靠著默默抹眼淚。
情緒平復下來后,他又當作什么都沒有發生一般,再次回到自己的導演位置上。
但大家都能看出來,他輕松很多,似乎沒有剛開始拍攝得那么緊張。
兩次哭,代表著他80年代-90年代末期發生的一切,從走下舞臺再到回舞臺,他真的花費太多的心血。
他也曾不甘心過,也曾想過放下一切,可信念卻讓他重新回到這一行。
他的心酸,都明白
60年,一直在等這個劇本,他對《戲臺》可謂是掏空家底,付出無數心血。是電影,是舞臺劇,更是他心心念念的舞臺佳作。
2015年7月,是他離開春晚舞臺后,第一次帶著好作品回歸的時候,這一部充滿諷刺寓意的喜劇,就這么華麗麗地走入人前。
表演的第一場,就座無虛席,很多都是行業里的后輩,前來觀摩。他們一邊看,一邊落淚,被劇中的悲和喜,還有歷史的記憶給深深震撼著。
此后的十年里,他和舞臺共生存,一共在北京上演300多場。這個舞臺劇的工作人員,都喜歡把他稱之為“班主”,不喜歡叫他老師。
行業里有一點知名度的人都是叫做老師,但這一聲“班主”卻代表著他是這個舞臺劇的老大。他是主演,也是導演,更是大家的精神脊梁,這樣的他和90年代末期,悄然離開舞臺時候的模樣截然不同。
演到這個戲,他這一生都沒有白活!無人知道,他等這個機會,又等了多久。
最初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他沒有資金也沒有人員。給他劇本的楊立新卻說,你只管來演,其他的我來搞定。
20多年后,他身邊終于換了一個搭檔。他開始很中意作品中的包子鋪伙計,覺得這個角色和他的氣場很相符。
對方卻建議他不要故步自封,可以演更好的角色。思考萬千后,他還是決定突破自己一次,改演班主。
即便是一年要演幾十場,但他還是不停地在去修改劇本,想要把一些小小的錯誤,修改得更好一些。
精益求精的心態下,是他暗藏十余年的辛酸,大家都懂。
零點壓軸的“真大咖”
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和當時極為紅火的男演員朱時茂合作。兩人在舞臺上的默契,很難讓人看出是第一年合作。
或許是默契度太高,朱時茂戲也不拍了,直接和他上舞臺做“小品演員”。兩人當時有多紅火呢?
整整十年的時間里,她都是壓軸出場的。大家都知道,一般壓軸出場的節目,都是重點大戲,目的就是留住大家的關注度。
兩人在中途也曾想過把舞臺搬到街道里,小鎮上,但他們的作品太深奧了,很多普通人都看不懂,還是只能回歸春晚。
一根筋的陳佩斯,并未真正地放棄過,他曾無數次去過小鎮上居住,觀察大家喜歡什么樣的作品。
然而,誰能料到如此喜歡小品的他,會因為“版權”問題,陷入困局之中呢?當他第一次發現央視旗下的國企,販賣他的作品時,心中那種震撼可想而知有多大。
他和朱時茂兩人不畏懼權貴,直接把央視告上法庭,這個事情已經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至今都沒有像他們那樣操作的。
這一招,無疑是動了老東家的利益,他們也漸漸被舞臺拋棄。
第十一年,兩人精心準備大半年的作品,春晚海選的時候已經過了,但到春晚前幾天,他們卻被告知不能參演。
為何不能參演?已經不是他們能夠知道的真相,但之后的日子里,他們沒有再上舞臺,一人落寞到田野鄉間,一人遠居海外多年。
結語:
他對這一行的喜愛,何曾變過半分?可這一行,并未對他一直那么友好。
2000年后,他嘗試著一次次地走上舞臺,可都是以無果告終。終于,在拿到《戲臺》這個劇本后,他登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一次次地重復著同一個角色。
枯燥嗎?
他或許想過改變一下自己,但他又能如何改變呢?只能捧著這一摞劇本,深刻地研究下去,才能站穩腳跟。
或許,這就是他為何要痛哭的原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