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四年來,每次新年來臨之際,我們總能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看見馬凡舒的身影,多年奮斗,她早已是央視的當紅主持人。
然而,事業正如日中天的她,居然“改行”做上了外賣員,更讓人意外的是,她甚至不會騎電動車。
從當紅主持人到外賣員,馬凡舒經歷了什么?
31歲還不會騎電動車,是真的?還是在作秀?
從“新人”到“臺柱子”
順利成為主持人,是馬凡舒人生賭局獲得勝利的證明。
2011年,18歲的她考入黑龍江經濟管理學院,但枯燥的課程卻讓她陷入迷茫,然后她選秀去了。
結果因為在泳裝環節摔了一跤,她獲得了許多人的關注。雖然選秀只得了第五名,但她還是決定退學重考,走上藝術的道路。
2012年,馬凡舒以全國第九、黑龍江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傳播音系。大二時,她簽約騰訊體育NBA主播,青春活力的形象初露鋒芒。
2014年,她擊敗了數千競爭者,獲得第五屆大學生主持人大賽亞軍,然后站上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的舞臺。
因為足夠優秀,央視體育頻道破格讓她擔任《天下足球》首位女主持,雖然主持功底不差,但觀眾卻并不滿意。
原因很簡單,這是一檔體育節目,但馬凡舒的表現,卻實在平淡。
面對“說話語氣不緊不慢,毫無激情”的批評,她一面惡補足球知識,一面打磨主持風格,在不懈的努力下,終于徹底擺脫了“花瓶”的標簽。
2018年,馬凡舒主動跳出舒適圈,參加央視《一起說奧運》選拔。盡管止步36強,她的拼勁還是打動了制片人。
俄羅斯世界杯期間,25歲的她臨危受命,與名嘴張斌搭檔主持《豪門盛宴》。
2021年7月,馬凡舒入選央視總臺主持人名單。后來的除夕夜,她身著一襲紅裙站上春晚舞臺,與撒貝寧、任魯豫并肩而立,成了央視春晚史上第一個90后主持人。
直到今年的每一年,她都雷打不動的站在春晚舞臺,四年的時間里,她徹底從“新人”蛻變成了“臺柱子”。
這樣一個優秀的主持人,為什么會淪落到去送外賣?馬凡舒究竟經歷了什么?
堅持成為外賣員
昨天,31歲的馬凡舒在一個籃球場內,看著一輛普通的電瓶車陷入沉思,對從未騎過電瓶車的她來說,這車猶如洪水猛獸,但她不得不學。
因為一個合格的外賣員,不僅要態度好負責任,最主要的就是要送餐快,所以車技一流很重要。
不會騎電瓶車,那必定是做不了好的外賣員的。
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外賣員,馬凡舒特地找了人來教自己,她看向電瓶車的目光雖然充滿了無奈,但行動卻沒有一絲猶豫。
待她坐上電瓶車,兩個小哥便立刻扶住車架,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害她摔倒。或許是因為有人“保駕護航”,剛騎沒多久的馬凡舒便勇敢的嘗試了雙腳離地。
她并非“騎電瓶車”的天才,所以雙腳離地之后,電瓶車的行動軌跡也沒有那么優雅,倒像是蛇在扭動,而她本人的姿勢也沒有那么美秒。
腳一離地,她就立刻像被點了穴似的全身僵硬,連電動車把手都不敢擰一下,生怕車子像脫韁的野馬沖出去。
而旁邊的小哥呢?全程像護崽的老母雞般緊跟著,雙手隨時準備扶住搖搖欲墜的馬凡舒。
單看這一節學車片段,想必任誰都不愿相信,這個被電瓶車難倒了的女孩居然是半年前春晚舞臺上從容念誦零點賀詞的主持人。
那么,好好的央視主持人不當,明明不會騎車,卻為何要堅持成為外賣員呢?
她什么也沒經歷,她只是參加了一個綜藝。
而她學車的地方,正是央視一檔戶外綜藝節目的錄制現場,在這個綜藝里,她的任務便是要“體驗外賣員的工作”。
然而遺憾的是,其他人上手就體驗了,她卻難在了第一步。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她只能學習騎車。
可這段學騎車的經歷,還是引發了熱議。大部分網友都覺得這未免太假了:
“電動車不是一分鐘就學會嗎?花一分鐘學會之后,就能騎一天。”
“說得好像很辛苦一樣,老一輩的女人這個時候還拿著鐮刀在地里割麥子呢。”
“辛酸?你是在作秀,可別人是在謀生。”
那么,馬凡舒年過三十卻連個電瓶車都不會騎這事兒,究竟是真是假?難道真是她為了節目效果在裝模做樣?
是作秀嗎?
“請放心,就我這水平,今天的單我都會腿著兒送的!”被人質疑,馬凡舒在社交平臺上這樣自嘲道。
順帶手的,她還發出了靈魂拷問:“怎么會有人不會騎電動車啊?”
這波操作,就叫“我預判了你的預判”,可電動車明明就是很好學啊,但凡騎過自行車的人,再去騎電動車,那不就是有手就會嗎?
巧了不是,馬凡舒也不會騎自行車。
那沒話說了,不會騎自行車,難怪學電瓶車那么費勁呢。可在電瓶車自行車如此普遍的時代,她怎么能從未學過呢?據了解,她也不是什么上下學都有司機接送的富家大小姐啊。
其實,隨著交通工具多樣化,許多城市年輕人確實失去了學習騎車的動力。
因為出門有地鐵、公交、網約車等多種選擇,騎車這個事,不是太曬就是太冷,風險還高,對許多人來說,也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了。
當天的錄制結束后,馬凡舒依然沒有學會騎電動車。她愁容滿面地站在車旁,叉腰嘆氣的樣子被攝像機完整記錄下來。
但這“失敗”的體驗,恰是生活中最真實的片段之一,畢竟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立即成功,也不是所有挑戰都能被征服。
結語
生活是多維度的,馬凡舒不需要成為騎車高手,外賣員也不需要會主持春晚。在這個分工明確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承認自己的“不會”,有時比假裝“全能”更需要勇氣。
況且,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下,每份職業真正的內核,遠不止于謀生工具的價值。它們更像一條堅韌的渡繩,連接著每一個孤島上的小小的我們。
我們各自以不同方式渡河,可那份努力生活、并相互溫暖著的執著,將永遠是我們生命之流中,最明亮且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希望我們都能艱辛自己是人生的主角,也必將用一生的時間活的鮮活而閃亮。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