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在粉絲群里看到一個粉絲發了一個視頻,我的原話是“看看無妨,覺得他說得不對,就寫文章反駁他?!?/p>
看視頻可以看出,這個博主不喜歡華為,我認為很正常,每個人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但是視頻里說的那些東西,我覺得很荒謬。他一上來就抨擊華為搞個花里胡哨的東西賣2.3萬,理由非常牽強,無非就是說人家發布會不講參數、不跑分。從這一點足以看出這個博主的底色。
第一、跑分和參數的問題
我們很早之前就說了,參數和跑分這種東西原本好好的,可是有些牌子進場以后,其實污染了跑分和參數。追求跑分和參數,不講用戶體驗,變得本末倒置。我們也舉過印度裝備的例子,你拿著全世界領先的萬國造裝備,但是你就是打不贏仗,這有什么用?抗美援朝的時候,你要是比參數、比配置,那美軍早就占領全世界了。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你追求跑分和參數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和客戶說明產品強大,會給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就像印度每次排名,他都說自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僅次于美俄,因為他們有高端的戰機、高端的武器裝備,如數家珍。他的目的就是說明自己強大,能力很強。假如你只看印度的參數,印度早就應該躋身一線強國之列了。結果是沒有,印度的自嗨無法拯救其他國家仍然看不起印度軍事的現實,印度每一次演習、沖突、戰爭都暴露出了印度拉胯的戰爭能力。
所以,你參數好、跑分高不代表你用戶體驗好、產品好。而用戶如果對產品本身已經有了很好的體驗感,那跑分和參數也就不重要了。一個廚師,如果天天拿著各種證書說自己有什么榮譽,那不知情的人可能會跑去吃飯,但是發現這個廚師做出來的菜難吃的要死,那些證書和榮譽也就只能騙到用戶一次。
一個什么都沒有的街邊小攤販,他就是能做出美味的菜肴,那大家吃得滿意,還需要什么證書榮譽去佐證自己會做菜呢?那別人就會常去這里吃,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所謂的參數和跑分,更多是在未使用前不斷爭取一些群體的好感,使他們成為潛在購買者。但是一些品牌為什么沒有年齡大一點的用戶群,而華為卻有很多。這其實就是因為華為做飯好吃,不需要什么證書證明自己。消費者自身的體驗和感知告訴自己華為的產品好,就會一直復購,成為長久的消費群體。而被參數和跑分吸引的群體,最后拿到一個印度式的產品,紙面參數無敵,實戰檢驗垃圾,那么,這種套路只能騙到一次兩次,大家最后會放棄這個品牌。
第二、華為高價低配的問題
一直很多人會吐槽華為高價低配的問題,給出的理由就是蘋果都不敢賣這么貴。本質上就是因為跪得太久了。
一個東西能不能賣得貴,取決于有多少人愿意為此買單。從奢侈品的角度看,大家會發現,歐美很多頂級奢侈品。一個愛馬仕包,貴的一百萬,本質上就是皮質材料做起來的東西。復刻很簡單,但是很多牌子用一樣的材料、一樣的做工,做出來一樣的包,你賣一百萬就是沒人要,對不對。
這就是因為高消費群體為愛馬仕包買單,而這個包拿著能帶給自己溢價,是一種身份象征?,F在的跑車、超高端豪華轎車等等都是如此。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個紅旗L5的購買條件很苛刻,要有清白有影響力的身份、經濟實力、要有社會貢獻等等。那誰擁有這輛車就直接被打上了國家認證的靠譜標簽,這種價值即便是勞斯萊斯也是給不了的。這就是價值稀缺。
我們回到手機、筆記本的話題。先說高端手機市場,一個事例就是,在華為被制裁以后的幾年,整個世界沒有一個手機品牌能和蘋果爭奪高端市場份額。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大家認可的高端手機就是華為和蘋果,這是鐵一樣的事實。那么現在華為回來了,它帶來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折疊手機,帶來了著眼于物聯網時代更加超前的鴻蒙系統,再加上它本身有大量受眾認可它的高端,那它定價有很多人愿意買,這個消費市場邏輯它就是通的。而且在折疊屏手機市場,華為就是做得好,市占率越來越高,這種稀缺性和技術能力,就是能得到大家認可。而且華為MateX5作為國禮,被贈予了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的元首。這也說明,華為手機的各種表現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否則為什么是mateX5,而不是某些參數和跑分高出天際的品牌呢?
所以,有些群體是打心底不愿意承認國產能沖擊高端,如果蘋果也出個三折疊,賣四五萬他們都能吹爆互聯網。這就是跪久的表現。
所以,我們看事情,不要看表象,不要本末倒置,很多老掉牙的話術,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那不是人正常的腦回路,是被充值以后的腦回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