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夏日護心要點
連日來,
全國多地持續發布高溫預警,
在副熱帶高壓的掌控下,
未來一周陜西大部暑熱升級,
尤其是關中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
并且范圍會不斷擴大,
其中西安14日起,
高溫強度進一步加強,部分時段
可達40℃以上。
滾滾熱浪不僅讓人感覺悶熱不適,
更是給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形炸彈”。
數據顯示,夏季高溫時段,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會明顯上升,
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
今天,陜西疾控就來聊聊
高溫與心血管疾病的那些事,
教你科學預防,
安然度夏。
PART.01
高溫為何會“攻擊”心血管?
高溫天氣對心血管系統的考驗,源于身體一系列連鎖反應
血管擴張與血壓波動
為了散熱,人體外周血管會擴張,導致血壓下降。
心臟為了維持正常供血,不得不加大工作量,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律失常。
脫水與血液黏稠
高溫環境下人體出汗增多,若補水不及時,會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減慢,增加血栓形成風險,可能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電解質紊亂
大量出汗會流失鈉、鉀等電解質,破壞體內電解質平衡,影響心臟正常節律,嚴重時可能出現惡性心律失常。
情緒與睡眠影響
悶熱天氣易讓人煩躁、焦慮,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同時,夜間睡眠質量下降,雙重作用下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
PART.02
高溫天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 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慢性病患者;
高危人群
? 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調節能力減弱;
? 肥胖人群,散熱效率低,心臟負擔更重;
? 長期服用利尿劑、降壓藥的人群,易出現電解質紊亂;
? 戶外作業者、運動量過大的人,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PART.03
高溫天護心,做好這7件事
1. 科學補水,少量多次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建議每天喝1.5-2升水,以白開水、淡鹽水、綠豆湯或溫茶水為宜。
避免一次性猛灌,每次喝100-200毫升,間隔半小時。
少喝含糖飲料和冰水,冰水可能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間接影響心臟供血。
2. 減少外出,避開高溫時段
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外出,如需出門,做好防曬措施,戴寬檐帽、穿透氣淺色衣物,隨身攜帶防暑藥品。
戶外工作者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定時到陰涼處降溫。
3. 調節室內溫度,避免溫差過大
室內空調溫度建議設置在26℃左右,避免過低。
從高溫環境進入空調房時,先在陰涼處過渡片刻,防止血管突然收縮誘發不適。
早晚氣溫較低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 清淡飲食,均衡營養
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食物,避免加重心臟負擔。
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西紅柿)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適當攝入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幫助維持電解質平衡。
晚餐不宜過飽,避免夜間心臟負擔過重。
5. 適度運動,避免過勞
高溫天建議選擇早晚涼爽時段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輕度運動,每次30分鐘左右即可。
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大量出汗和心率驟升。
運動后及時補水,不可立即沖冷水澡。
6. 監測身體信號,及時就醫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定期監測血壓、心率,若出現胸悶、胸痛、頭暈、心慌、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癥狀,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需立即停止活動并就醫,切勿拖延。
7. 規律用藥,不可擅自停藥
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夏季血壓可能有所下降,但切勿自行減藥或停藥,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同時,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以備不時之需。
陜西疾控溫馨提示
高溫天氣對心血管的考驗,
是對身體調節能力和
健康管理意識的雙重挑戰。
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慢性病患者,
都要重視夏季護心,
從細節做起,科學防暑、合理作息。
愿大家在炎炎夏日里,
都能守護好自己的“生命之泵”,
平安度夏!/健康科普
(注: 文中配圖已購買所在圖庫版權,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
稿件來源:健康教育與促進所
審核:楊天慶
編輯:陳 艷
公眾號ID:sxcdcwx
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請點擊標題右下角藍色字體“陜西疾控”或長按右邊的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
■歡迎投稿sxjkjjs@163.com
■本文是“陜西疾控”第2165期文章。查看往期,請回復數字“1、2、3......”或關鍵詞“艾滋病、手足口、疫苗接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