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德國總理默茨宣布,德國將會在美國主導的北約軍援框架中承擔“決定性作用”,為了踐行這個諾言,他們甚至主動找美國認購了兩套愛國者導彈系統送給烏克蘭。甚至在此前一個月,德國已資助烏克蘭生產可襲擊俄羅斯本土的遠程武器。
這些行動被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定性為“德國已成為沖突直接參與者”。而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同期宣稱“德軍已準備好殺死俄羅斯士兵”的言論,則被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評價為“顯示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
這些政策徹底切斷了默克爾時代建立的德俄能源紐帶。2025年1—6月德國自俄天然氣進口量歸零,轉而以四倍溢價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能源成本飆升直接導致巴斯夫關閉本土兩家百年化工廠,汽車行業裁員人數超過3萬。能源轉型出現倒退。放棄俄天然氣后,德國擬取消“2035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法律條款,延長煤電站使用期限。這種政策轉向被環保組織稱為“用煙囪給愛國者導彈點煙”。
德國2025年上半年GDP萎縮2.1%,并且在月將2025年GDP增長預期下調至零,若美國全面實施25%汽車關稅,德國汽車業產值將再萎縮6%。德國央行報告估算,現行關稅政策或致德國四年損失2900億歐元。目前,德國最新通脹數據6.4%,而德國合伙企業的破產數量同比激增40%。
德國工業聯合會對此的評價直白:“用自家企業尸體給美國軍火商鋪路”。
莫斯科的回應很明顯是在嘲諷德國的歷史失誤,俄外長拉夫羅夫警告德國“正沿兩次崩潰的斜坡下滑”,指向1914年與1939年的兩次世界大戰。梅德韋杰夫則明確表示,德國資助烏克蘭襲擊俄領土將觸發“任何形式的報復”,包括切斷俄德僅存的農產品貿易通道。
目前德國民眾對他們主動干涉戰爭的行為非常不滿。INSA七月民調顯示,62%受訪者要求政府優先解決通脹而非援烏,僅17%支持默茨的對俄強硬路線。這種情緒反映在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選舉中——選擇黨斬獲28%選票,其競選廣告強調:“為別人戰車買票前,先數錢包余額”。
德國的行為讓美國成為了最大受益方。對歐液化天然氣出口量較沖突前增長450%,每艘運輸船凈賺1.5億美元。此外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股價同期上漲37%。默茨宣稱“必須結束對華盛頓依賴”,但是德國財政部正將最后一筆軍援款匯往北約賬戶。這種矛盾被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學者概括為:“用反俄口號證明獨立性,就像用打火機照亮深淵”。
很明顯,德國現在已經完全向美國妥協低頭了,現在看來所謂的德國保守右翼,右翼是假的,保守是真的,恐怕除了德國選擇黨之外,整個德國政府已經完全被美國所滲透。做出的所有決策都是不利于德國但是大大利好美國的。
現在的德國,在給美國當炮灰的路上一路狂奔,一旦烏克蘭失敗,下一個被拱上反俄羅斯第一線的國家可能就是他們了。
消息來源:德防長稱“若俄軍襲擊北約,德軍將愿殺死俄士兵”,克宮回應: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