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雨玲在WTT美國大滿貫決賽中以4-2戰勝陳熠時,她沒有像年輕選手那樣振臂高呼。
只是很平靜的彎腰撿起了地上的白色乒乓球。
從病床到領獎臺的五年抗爭,這場勝利不僅僅是技術的勝利。
她用時間打了一場完美的“翻身仗”。
01
裁判宣布比賽結束的那一刻,朱雨玲先是握著球拍呆呆地站在原地,然后走到對面跟陳熠抱了抱。
看臺上有人喊"藝術家",這是球迷給她起的外號。
這一稱呼,源于七年前馬龍在采訪中的由衷贊譽。
2017年朱雨玲拿世界杯冠軍時,還是那個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女。
到了2025年的今天,她打球的風格里多了些沉穩。
采訪時她并沒有提起自己的過往,只是說了句“我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這話聽著輕描淡寫,背后卻是1800多天的煎熬。
2019年查出甲狀腺癌后,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接踵而至。
頭發大把脫落,最后掉得干干凈凈;嗓子也腫得厲害,啞到幾乎說不出話。
可病痛沒能困住她對乒乓球的執念,病房成了她的專屬訓練場。
頭發掉光又怎樣呢?她毅然選擇了戴著假發練球。
嗓子啞得說不出話,她就捧著手機一遍遍回看比賽錄像。
屏幕的光映在她眼里,戰術細節被反復揣摩、記在心里。
最艱難的時候,她接受了朋友的邀請,進入一家體育文化公司擔任品牌總監。
她接受了這份邀請,從品牌總監做起,一步步走到管理層的位置。
職場上的歷練讓她更懂得如何平衡現實與熱愛。
2023年,她做出了重返賽場的決定。
如果不是對乒乓球的熱愛,她或許不用過這種天天訓練的“苦日子”。
2024年開始系統訓練后,她每天在球館待8小時,從步伐到擊球角度反復打磨。
教練組還專門為她制定了恢復計劃,她卻總在完成當日訓練量后,自己加練到深夜。
從最基礎的步伐移動,到每一次擊球的角度、力度和旋轉,她都進行著反復的打磨與雕琢,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球館里那昏黃的燈光,無數次見證了她揮灑汗水、刻苦訓練的身影。
一次次令人驚嘆的逆轉,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與勇氣。
醫生曾說放療會讓她反應變慢,打不了球了,但她偏要證明醫生說錯了。
馬龍多年前曾在采訪中評價她為:球場上的藝術家。
如今,從病床到企業管理層,再到現在回歸賽場奪冠。
這份對乒乓球的熱愛,或許就是最動人的答案。
這份近乎執拗的堅持與付出,終于在2025年美國大滿貫賽上收獲了豐厚的回報。
02
朱雨玲的強勢回歸也讓乒乓球界“如獲至寶”。
看現在賽場上,她的球速比巔峰時還快了點,就像2008年張怡寧帶傷拿冠軍那樣頑強。
更重要的是,這五年“躲”起來的日子,讓她的球技有了大變化。
從前她的打法偏重于速度沖擊,球路凌厲卻少了幾分迂回,遇到防守穩健的對手時,常常因急于求成而陷入被動。
如今再揮拍,多了太多沉淀后的巧思。
發球時手腕的微調更具迷惑性,旋轉變化藏在看似隨意的動作里,總能出其不意撕開對手防線。
過去五年,孫穎莎、王曼昱那種"靠力量猛打"的風格占了主流。
別人在賽場上練速度和力量的時候,她在病床上琢磨怎么靠旋轉和節奏贏球。
這次比賽她贏伊藤美誠的表現證明:速度快不一定就能贏,旋轉巧也能取勝。
這種別樣的進步,成了中國女乒很寶貴的財富。
乒協副主席秦志戩說得實在:"總用一種打法容易遇到瓶頸,朱雨玲回來,讓大家看到打球可以有不同路數。"
教練組說,現在女隊主力里有3個人開始學她反手加轉的技術。
03
朱雨玲的故事,影響力或許早已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賽場。
國乒新秀在社交媒體上感慨地寫道:“看到玲姐如此堅韌不拔的奮斗歷程,我深受鼓舞。”
在體育圈外,朱雨玲的事跡同樣引發了廣泛的共鳴。
有網友說:“朱雨玲用她的行動告訴我,愛好不僅僅是生活的調味劑,更是我們在疲憊時重新振作的動力源泉。”
站在領獎臺上,朱雨玲仰望著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眼中閃爍著激動與自豪的光芒。
她的思緒應該飄回到了三年前在公司年會上的場景。
那時的她曾堅定地說:“無論是在談判桌前簽署合同,還是在球場上緊握球拍,那種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的感覺都是相通的。”
如今,她的世界排名已成功重返前十,但對她而言,這僅僅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朱雨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她的生活態度。
她將熱愛深深地融入到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憑借著這份熱愛,找到繼續前行的動力與勇氣。
正如她在奪冠后深情所言:“希望這個關于乒乓球的夢想能夠一直延續下去,永不落幕。”
而現下的國乒同樣延續著這份對乒乓球的赤誠與拼搏。
既有像馬龍、陳夢這樣的老將堅守賽場,用經驗和穩定的發揮詮釋著“寶刀未老”。
也有孫穎莎、王楚欽等年輕一代迅速崛起,憑借凌厲的球風與敢打敢拼的勁頭,成為賽場上的新銳力量。
他們在國際賽場上披荊斬棘,一次次將金牌收入囊中,延續著國乒的輝煌。
結語
在未來的日子里,朱雨玲的故事必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追夢者。
她就像一顆閃耀在乒壇上空的璀璨星辰,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道路。
對于中國女乒而言,朱雨玲的回歸與奪冠是堅實的延續。
而對于每一個懷揣夢想的普通人來說,她的故事則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用樸實而有力的語言告訴我們:
熱愛與堅持,是戰勝一切困難的萬能鑰匙。
部分參考資料:
光明網|抗癌斗士、大學教授、商界精英……30歲朱雨玲,問鼎WTT美國大滿貫女單冠軍
澎湃新聞|朱雨玲:從前世界第一到兼職運動員,30歲后開始“玩”乒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