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王豪 劉旻楓 黃山
近年來,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依托原生態的景致拓展戶外休閑、觀光茶園、古村民宿等旅游新業態,獨具特色的民宿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據統計,松陽發展民宿456家,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數226.83萬人次,實現營業總收入1.22億元。
而這份亮眼的“生態經濟”答卷背后,是松陽縣公安局以深化“生態共護”警務為核心,打出聯勤共治、科技賦能、服務前置三大“王牌”,書寫“綠水青山護生態、民宿經濟助力共富”的雙贏故事。
從“獨唱”變成“合唱”
織密生態安全“防護網”
松陽的民宿經濟,根在生態、魂在古村。為守護這份“生態底色”,松陽縣公安局主動牽頭,聯合生態環境、文旅、農業農村等8個部門成立生態警務專班,實體化運行“生態行刑共治中心”,細化民宿排污、林地保護、古樹名木守護等12項重點監管清單,構建權責明晰、協同聯動的共治格局。
“以前民宿經營中的環保問題,有時會遇到‘多頭管、管不到’的情況,現在有了生態警務專班,問題能快速對接解決。”民宿業主葉先生說。
2024年以來,專班累計開展聯合巡查37次,整治違規經營、環境污染等問題21起,讓民宿經營更規范、生態更可持續。
與此同時,松陽公安創新推出“田園守護人”生態義警模式,吸納民宿管家、熱心村民、返鄉創客等346人,組建12支巡防隊,將守護力量扎根鄉土。
“我們每天都會在民宿周邊、古村巷道巡邏,遇到游客亂扔垃圾、破壞植被的情況,會及時提醒勸阻。”義警隊員、民宿管家林阿姨說。這種“民警+義警+志愿者”的聯動模式,讓生態保護從“獨唱”變成“合唱”。
有“鐵腳板”更有“科技腦”
打造智慧守護“新引擎”
在松陽,生態警務工作不僅有“鐵腳板”的堅守,更有“科技腦”的支撐。
近年來,松陽縣公安局深度應用“公安大腦”建設成果,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生態保護多跨場景應用系統,精準構建防范古樹名木盜伐、非法捕撈、野生動物保護等7類預警模型,實現風險提前預判,線索精準推送。
與此同時,為延伸守護觸角,松陽公安創新運用“無人機+AI”智能巡航模式,對78個傳統村落、170萬畝生態林地實施“空中巡檢”,即時發現并處置垃圾傾倒等風險隱患17處。
“以前巡山需要靠人力,一天走不了幾公里,現在用無人機,半小時就能覆蓋整個村落周邊,效率提高了好幾倍。”松陽縣公安局箬寮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的民警洪國文說。
目前,該縣設有兩個生態聯勤警務室,整合接入600路視頻監控,實現民宿集聚區、古村落核心區視頻全覆蓋。
“有了監控,游客丟失物品能快速找回,糾紛也能及時得到解決。”民宿業主王女士說。
據統計,2024年以來,松陽縣涉旅糾紛處置效率大幅提升60%,游客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
有線上服務還有駐點服務
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我是六都源民宿的業主,這里有5位客人需要辦理入住,能幫忙指導一下嗎?”深夜,松陽民宿服務微信群里彈出一條求助信息,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潘火紅立即回復,通過視頻指導民宿業主完成了客人信息登記。
這是松陽公安“服務前置”的一個縮影。
結合民宿業主的實際需求,該局搭建民宿業主線上服務群,集合派出所、戶籍、出入境等警種,24小時在線響應,精準推送生態保護法規、反詐案例等資訊200余條,解決證照辦理、糾紛調解等難題58件。
同時,松陽公安還推行警務專員駐點服務機制,組織治安、網安等警種成立民宿護航小分隊,主動上門指導民宿安裝安防系統、排查安全隱患,2024年以來,累計整改隱患36處,助推49家民宿獲評“麗水山居鉆級”、42家民宿獲評“省星級農家樂”。
節假日是民宿經濟的“黃金期”,也是公安服務的“關鍵期”。今年以來,客流量持續攀升,松陽公安前置開展民宿區周邊道路安全排查,聯動交通、文旅等部門優化交通組織、增設停車資源。在“五一”等重點時段,啟動假日警務機制,以轄區派出所為主力,巡特警、機關警力增援執勤,累計開展重點疏導100余次,實現民宿集聚區交通順暢、游客安全。
松陽公安生態警務建設不僅守護了綠水青山,更激活了“民宿經濟”的發展動能。2024年以來,全縣涉民宿生態類警情大幅下降26%,群眾滿意度高達9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