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內蒙古開采出第一桶鈾,咱家的核動力航母終于可以提上日程,川普恐怕要睡不著覺了。
說起鈾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核彈,當年的小男孩在給日本帶去溫暖的同時,也讓全世界意識到了鈾的重要性。
咱家的鈾資源儲量雖然有288萬噸,位居世界第九,但因為品位低,開采難度大等原因,可開采的鈾資源實際只有6.8萬噸,因此每年85%左右的鈾資源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但第一桶鈾的出現,預示著我們的科學家攻克了技術壁壘,終于不用再因為鈾資源被卡脖子!
相比于之前危險又低效的地下采礦模式,這次咱家使用了原地浸出采鈾工藝,通俗點講就是給地下的鈾礦打針,注入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浸出劑,讓鈾元素溶解在這些浸出劑中,之后再將這些浸出劑抽回地表進行加工,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鈾了。
整個提取過程不僅效率更高,而且十分環保,未來開采完這些鈾礦后,牧民們甚至還能繼續在這里放羊。
在世界局勢日益緊張的今天,鈾資源無疑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
我國現存的核彈頭大約有600枚,位居世界第三,但大多是在20世紀60年代生產的,已經過了保質期,現在剛好可以更新換代。而像核電站、航天器這些國之重器也有了穩定的口糧。
最后感謝無數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國運不是虛無縹緲的運氣,而是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