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15日訊 (記者 孫貼靜 通訊員 劉金德)當模糊的世界成為生活的煩惱,那些被眼鏡束縛的瞬間,猶如逐漸蒙塵的一扇窗。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解決高度近視難題?手術治療是否安全可靠?一枚凝聚科技智慧的ICL晶體,如何為患者擦亮視界之窗?近日,QTV《手術現場直擊》欄目播出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青島眼科醫院副院長、北部院區院長吳曉明主刀的ICL植入手術,通過這種“加法”手術,為高度近視患者重塑高清視界。
突破近視度數限制,為視力做“加法”
高度近視的你,是否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摸找眼鏡;運動時眼鏡不停下滑,汗水模糊視線;吃火鍋時鏡片瞬間起霧,美味當前卻一片朦朧;厚重的鏡片讓眼睛顯得極小,摘下眼鏡連自己都認不出……這些困擾都是高度近視者的日常。然而,隨著眼科醫療技術的發展,ICL植入手術正為眾多高度近視患者解開枷鎖。
ICL植入手術是一種近視“加法”手術,它不切削角膜,保持了角膜以及眼部結構的完整性,通過一個微小切口將晶體植入眼內,可同時矯正近視與散光。ICL的矯正范圍廣,可矯正1800度以內近視,也可矯正600度以內的散光。
在運動愛好者的世界里,近視曾是追逐熱愛道路上的一道阻礙。在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完成ICL手術的小雨(化名)是一名資深運動愛好者,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但她從初中開始就與近視相伴,左眼近視900度、右眼近視1050度。厚重的鏡片不僅影響形象,更在跑步、健身時帶來諸多不便,近視讓她在運動中始終束手束腳。前不久,她來到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吳曉明主任醫師門診就診,接受 ICL植入手術,不僅雙眼視力達到1.0,更在馬拉松賽場上擺脫了厚重眼鏡的束縛,以清晰視界暢享運動激情。
保護角膜完整性,安全有保障
據介紹,ICL植入手術不需要切削角膜組織,這有助于保持角膜的自然結構和生物力學穩定性,可以有效保護角膜完整性,避免了由于角膜變薄可能引發的問題,如近視回退等。而且ICL植入手術是可逆的,如果患者對術后效果不滿意或出于其他原因需要調整視力,ICL晶體可以被取出或更換。取出后,眼睛將恢復到術前的狀態,這一特性為患者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ICL手術恢復程度根據每個人的眼部條件而不同,一般在術后1天即可恢復正常視力。
目前,ICL 植入術已成為高度近視、超高度近視及角膜較薄患者的優選矯正方式,尤其適用于有運動需求、對術后視覺質量要求較高的人群。從馬拉松到潛水,ICL 植入術正以精準、安全、可逆的技術優勢,為無數近視患者解鎖清晰視界,讓他們在運動與生活中盡情釋放潛能。
吳曉明主任醫師表示,面對手術方式的抉擇時,除了考慮不同術式的矯正范圍,還需要考慮自身眼睛條件、用眼需求、職業特點等因素,有意向接受 ICL手術的患者,需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全面術前檢查,由專業醫生評估手術適應性,以確保手術安全與效果。
手術專家 吳曉明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副院長,北部院區院長,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中國醫師協會白內障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第十二屆委員會白內障學組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青島分會保健學組委員。
師從于謝立信院士,先后參與中央保健局、“863”重大課題和“973”前期課題等課題研究,在國內外期刊雜志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和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曾獲得山東省優秀醫師、山東省優秀保健個人、青島市優秀青年醫學專家、青島市衛生系統優質服務明星。ICL全球認證手術專家。在各種類型白內障、復雜白內障和晶體脫位、各種多焦點人工晶體和散光矯正型人工晶體及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ICL)治療高度近視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