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消失的時刻,權力會進來填補真空。
在美劇《繼承之戰》中,羅伊家族成員因缺乏父愛與利益糾葛,兄弟姊妹間的權力斗爭取代了親情,印證了以上這句的命題。
現實里,最近娃哈哈掌門人宗馥莉,正卷入一場百億遺產大戰。
一時間輿論的目光再次聚焦這個陪伴幾代人成長的企業。
回望宗馥莉登上鐵王座的這一年,娃哈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好的一面,宗馥莉的首張成績單:以728億元的營收拉齊了十年前的業績規模,相比2023年實現了超200億元的年度增長。
同樣有陣痛一面,娃哈哈員工維權、代工質疑、人事任免爭議,都讓人們看到了娃哈哈烏云密布的陰霾。
而如今的這場繼承大戰的走向,勢必再次拉扯娃哈哈的未來前景。
娃哈哈上演繼承之戰
遺產爭奪戰,在輿論層面一直是件不太光彩的事。
而娃哈哈當下的這出鬧劇更加抓馬,因為起訴宗馥莉的是自稱宗慶后非婚生子女的美國籍人士——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
●圖源:微博@新浪財經
三位原告被他們的律師確認為是宗馥莉的“同父異母兄弟姐妹”,這三個人的訴求很明確——搞錢,他們正尋求一項禁令,阻止宗馥莉處置匯豐銀行賬戶內的資產,并追討其父宗慶后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約合150億元人民幣)信托權益。
在以往公眾的印象中,宗慶后的家族關系很簡單:妻子施幼珍、獨女宗馥莉。
沒想到電視劇里的劇情照進了現實,這一紙訴狀也解開了一段塵封的往事:
有媒體介紹,三位原告的母親名為杜建英,是娃哈哈始創期高管,1996年,杜建英以“看護人”身份陪14歲的宗馥莉赴美留學期間,在洛杉磯產下一子宗繼昌。此后十年,她又為宗慶后誕下一女宗婕莉,三人均為美國籍。
血緣證明是關鍵,據報道目前原告正在尋求DNA鑒定。
問題在于,非婚生子女是否享有繼承權?
據《民法典》第1127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權利。不過由于牽扯到遺囑問題以及親子關系證據,這注定是場漫長的拉鋸戰。
據南方都市報,原告方律師稱,宗慶后晚年曾在私人場合承認三名子女的“宗氏血脈”,并口頭承諾“不會虧待”,但遺囑見證人清一色為娃哈哈高管,無家族成員簽字,程序存在瑕疵。
不過宗馥莉的律師稱,宗馥莉不接受這些證據,而且宗慶后并沒有向她發出指示。
當然外界最關心的是,這起遺產爭奪戰的走向是否會對娃哈哈企業造成影響。
宗馥莉的多事之秋
宗馥莉執掌娃哈哈一年多來,輿論出現最多的一句話說:娃哈哈想念宗慶后。
究竟何以至此?
這一年來娃哈哈輿情不斷,如產品代工爭議、員工維權風波、內部管理動蕩以及品牌戰略失誤等危機,與我們熟悉的宗慶后時代的娃哈哈,相去甚遠。
而這一切直接相關的,是宗馥莉接手后對娃哈哈進行的一系列挑戰。這一現象恰恰反映出,所謂 “現代企業制度” 在新舊并存、變革迅猛的中國市場與中國文化環境中,能否實現雙向適配的復雜難題。
誠然企業是需要革新的,但人們好奇的是大刀闊斧的“改天換地”是否會帶來更沉重的代價。
以往宗慶后時代的娃哈哈,人們稱贊最多的是“人情味”,體現在管理上的家文化與歸屬感,與經銷商團隊兄弟般的合作關系,宗慶后本人的個人魅力也為娃哈哈贏得了廣泛好評。
而這些恰恰是“海歸派”宗馥莉率先開刀的地方,宗馥莉認為娃哈哈之所以行駛緩慢,是因為娃哈哈內部存在吃大鍋飯的思想。
所以去年娃哈哈出臺了回收員工持股會股權決策,感到“背叛”的員工們直接提起了法律訴訟。
同樣不滿的還有娃哈哈高管們,即便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誰都懂,但有員工爆料,宗馥莉上任后幾乎將娃哈哈集團的核心中高層人員換了個遍,“任人唯親”的質疑不脛而走。
最要命的是,消費者發現娃哈哈的產品找其他廠商進行代工,自家的工廠在不斷關閉。
娃哈哈的解釋是,代工是由于“去年產能不足”,今年4月已終止與今麥郎的合作,原因是自檢過程發現“個別批次純凈水未通過抽樣檢測”;關停工廠是由于調整優化產銷布局,是向內改革的短期陣痛。
光是以上這些操作,娃哈哈內部、市場投資者以及消費者都已經看傻了,誰也不知道這位女強人還會祭出什么招法。
何況人們還見證了宗馥莉辭職又回歸,重新奪回娃哈哈管理權的戲碼。
當然了,即便諸多質疑橫亙在前,但娃哈哈已經進入了宗馥莉時代,或許眼前的陣痛是走向更美好將來的必經之路。
風雨飄搖的娃哈哈
過去一年,娃哈哈迎來了短暫騰飛,但這是建立在人們對宗慶后的緬懷之上的。
而宗馥莉的改革會消磨這樣的好感度,一旦改造失敗,整個娃哈哈將會陷入一個內外不討好的兩難境地。
回望宗馥莉上任以來,在渠道方面的改革最為顯著,例如引入競標制篩選大型經銷商,淘汰中小經銷商;重建終端網絡,強化商超、便利店等現代渠道鋪貨能力;翻倍投放冰柜數量等。
畢竟對于快銷飲品行業來講,得渠道者得天下。
但更重要的是打造新品,建立起新的護城河。
去年的翻紅隨著流量退燒趨于平靜,娃哈哈的產品以及品牌老化問題仍需解決。
在2024年底召開的銷售會議上,宗馥莉提到,2025年娃哈哈將在營養快線和AD鈣的既有優勢下,大力布局茶飲料。如宗馥莉親自操刀的“KellyOne”品牌開始加緊推出不同包裝,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過無糖茶這塊市場競爭過于激烈,除了東方樹葉穩坐頭部位置之外,元氣森林、康師傅等品牌也開始涌入,娃哈哈算得上“趕了個晚集”。
留給娃哈哈打動年輕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娃哈哈今年能否守住700億營收對宗馥莉是個考驗,這是短期內改革成效好與壞的最直接說明。
何況剛打贏一場企業管理權上的繼承之戰,又來家族層面的內斗相逼。
據南都灣財社記消息,娃哈哈方面對宗慶后遺產糾紛表示;“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并無關聯。公司不會提供任何答復口徑或相關回應。”
事實上,對企業的干涉影響是無法避免的,無論結局如何,此案已為中國家族企業敲響三重警鐘:離岸資產的隱患、傳承規劃的遲滯,以及傳統家族倫理與現代法治理性的劇烈碰撞。
咱們當然不愿意看到娃哈哈淪為“豪門爭斗”的注腳:
畢竟其為中國快消行業基礎設施的構建者,是數萬員工家庭的生計所系,更是消費者記憶中不可或缺的民族符號。
*編排 | 黃家俊 審核 | 黃家俊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2000萬品牌經理人內參!
聚焦頭部與標桿,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專訪微信:jiangnan254(備注:專訪)
百萬品牌經理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