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城市中,總有些身影以無聲的堅守,勾勒溫暖的城市注腳。站前街道前程社區的商戶志愿者劉光緒,便是這樣一位“城市微光”。他用一雙巧手,梳理了雜亂的線纜;他用一把鏟刀,清除了樓道里的“牛皮癬”;他用一顆熱心,溫暖了鄰里間的寒意。他將細碎的奉獻化作文明風尚的種子,在鋼筋水泥的縫隙里,澆灌出一片和諧共生的綠洲。
01
匠心巧手織就社區新貌。
前程社區大部分是老舊小區,縱橫交錯的線纜如同城市的“血管”,因長期缺乏管理,在社區上空肆意垂落、糾纏成團,不僅嚴重影響市容市貌,更暗藏漏電、火災等安全隱患。劉光緒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主動請纓,化身“空中美容師”,背著沉重的工具包,踩著高梯,穿梭在樓宇之間。面對錯綜復雜的線纜,他仔細辨認線路走向,耐心梳理每一根“亂麻”,用扎帶將其分類捆扎、固定。夏日,汗水浸透衣衫,在高溫下散發著咸澀的味道,但他從未有過絲毫懈怠。經過不懈努力,曾經雜亂無章的“蜘蛛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有序的線路,社區的“天際線”煥然一新,居民們的安全感也直線上升。
02
鏟刀作筆書寫文明篇章。
劉光緒目睹樓道里被“牛皮癬”小廣告肆意侵占的墻面,他主動扛起清理的重任,自發投身這場艱巨的“除癬”行動。面對頑固的膠漬,他先用噴壺濕潤,再小心翼翼地鏟除,生怕刮傷墻面;遇到高處的廣告,他就踩著凳子,踮起腳尖,一點點清理干凈。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劉光緒的身影漸漸被更多居民看在眼里。起初,大家只是投來敬佩的目光,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份敬佩化作了實際行動。有的居民看到他汗流浹背,默默遞上一瓶礦泉水,用簡單的話語表達敬意,“劉師傅,您辛苦了,喝點水歇歇吧!”還有些熱心居民,直接拿起工具,加入清理隊伍,一邊干一邊說,“劉師傅,您都這么努力,我們可不能光看著,一起把咱這樓道變干凈!”通過齊心協力,曾經“傷痕累累”的墻面重歸潔凈,社區的文明底色愈發鮮亮。
03
熱忱之心溫暖鄰里街坊。
在劉光緒看來,社區不僅是居住的場所,更是溫暖的大家庭。他堅信,鄰里和睦才是幸福社區最堅實的地基。秉持這份信念,他甘當“暖心樞紐”。每當鄰里間泛起矛盾漣漪,他總是能主動上前,用家長里短的話語打開雙方心結。沒有高深的說教,只有推心置腹的勸解,那些劍拔弩張的情緒,總能在他真誠的笑容里悄然消融。獨居老人的需求更是被他時刻掛在心上,誰家的燈泡壞了、水管漏了,一個電話,他便扛著工具箱匆匆趕來,他用點點滴滴的行動,將關懷織成細密的網。在劉光緒的帶動下,社區里漸漸形成了“有事互相幫,有難一起扛”的溫馨氛圍。這種守望相助的鄰里情,正是劉光緒最珍視的“社區溫度”。
從整治雜亂線纜到鏟除“城市牛皮癬”,從化解鄰里矛盾到守護社區溫情,劉光緒將志愿精神鐫刻在社區的每一處角落。這份溫暖而堅定的力量,正悄然生長、蔓延,讓鋼筋水泥構筑的都市,綻放出最動人的人文之花。
來源:站前街道
編輯:王露洋
初審:張文琦
復審:佟劍博
終審:佟 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