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紀杰教授在國家消防救援局第三批火調專家后備人才培訓班授課
近日,受國家消防救援局委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火災實驗室”)順利舉辦了國家消防救援局第三批火災調查專家后備人才培訓班。來自全國各地的54位學員參加了為期14天的培訓。
本次培訓班共設置了基礎理論、火災實驗、數值仿真、前沿技術等四大類29門課程,邀請了22位來自火災實驗室及國內優勢單位的知名專家進行授課。其中,紀杰教授以《火災實驗基礎理論、設計與實施》為題,對文物建筑火災、高層建筑火災、貨車火災實驗進行了講解。
對于文物建筑火災,紀杰教授重點講述了河南大學大禮堂火災事故調查的小、大、全尺寸驗證實驗設計與實施過程。對于全尺寸實驗,其耗費大,大多數時候僅能開展一次,如何科學開展,在次數有限甚至可能出現突發狀況的情況下,獲取到有價值的科學數據,就成為一個非常關鍵問題。紀杰教授基于團隊前期在四川巴中和安徽黃山開展的全尺寸火災實驗,講述了如何還原建筑真實火災荷載分布、設計起火場景、設計著火路徑、合理布置測點甚至是冗余測點,以獲得足夠數據 等。闡述了實驗中記錄的燒穿、火蔓延加速突變、轟燃、火溢流、雙開口競爭等現象和行為的機理與規律。基于上述基礎,以及現場考察得到的信息,科學地設計了 50余組小尺寸實驗、中尺寸實驗和全尺寸實驗,逐步、嚴謹地推理和驗證火災事故原因及發展過程。
此外,紀杰教授還對萬安橋火災、巴黎圣母院火災、南京雨花臺火災、車輛火災進行了講述。針對萬安橋火災,詳細介紹了團隊在萬安橋火災現場調研過程,通過對比事故視頻和團隊前期開展的拼接木板實驗,講述了萬安橋風雨板等拼接木板結構以及板材燒穿過程對火災蔓延加速的重要影響;對于巴黎圣母院火災,講述了火災后的修復工作、團隊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考察情況,以及近期開展的數值模擬工作;圍繞南京雨花臺火災,介紹了多開口中性面對于火災煙氣蔓延過程的影響。授課過程中,紀杰教授重點強調了如何基于火災動力學的知識,對不同類型火災發展演化過程進行科學的解釋,以及如何嚴謹地設計和開展科學實驗和數值仿真。
培訓過程中,就學員們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紀杰教授進行了解答和探討。課后,紀杰教授向學員們贈送了《火團團大冒險:探尋火的奧秘與中國古人防火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