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宋承翰 發自北京 7月15日,應急管理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其中介紹了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防范的相關安排,并強調,一旦發生事故主動聯系專業隊伍救援,避免盲目施救“一人遇險、多人遇難”。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有限空間較大事故15起、死亡50人,其中工貿行業發生2起較大中毒事故,死亡6人。
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表示,夏季高溫,有限空間容易產生并積聚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是硫化氫和一氧化碳等,前述事故暴露出企業對如何防范事故風險不懂不會、現場作業沒有監護、事故發生后前赴后繼、盲目施救等問題。
他稱,今年在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防范方面將采取相關措施:
一是強化宣傳和事故警示教育。為解決對事故防控措施“不懂不會”問題,在政府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企業主要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員履職盡責明白卡、有限空間“應知應會”知識掛圖、典型作業場景宣傳海報和正壓式呼吸器等常用設備如何使用的“微視頻”,編制了較大事故典型案例匯編,并且在應急管理部干部培訓學院開設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公開課,要求各地區和相關企業組織員工認真學習,掌握這些必備的知識,切實提升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防范的能力。
二是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專家指導服務。今年,選取四川、河北等12個省確定了12個部級重點縣,組織專家組開展指導服務,帶動各省級應急部門確定了129個省級重點縣,按照統一模式開展指導服務,指導各地區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確保問題隱患閉環整改。
三是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力度。發布《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要求各地區和相關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做到四個嚴格:一要嚴格落實監護制,確保每個企業配備1名監護人員,負責監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二要嚴格作業審批,對于存在中毒和窒息等風險的有限空間作業,必須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書面委托的人員進行審批;三要嚴格現場管理,有限空間出入口要設置警示標志,采取上鎖、隔離欄等物理隔離措施;四要嚴格預案演練,企業要結合實際制定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要演練一次。
四是強化專業化救援力量。面對同事、親友遇難,出于人之常情,人們往往會義無反顧施救,如果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容易發生“一人遇險、多人遇難”的悲劇。針對盲目施救多發的問題,近兩年組織全國26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參與有限空間作業專家指導服務。
“希望各地區和相關企業主動聯系、主動對接,一旦發生事故,請專業隊伍開展救援,堅決遏制群死群傷事故發生。”他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