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甘南7月15日電 (王牧雨 高瑩 九美旦增)“在露天陽臺喝著咖啡,看遠處高山為伴,牛羊成群,藏式民宿中現代化住宿設施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樣的場景竟是我們刻板印象里相對封閉保守的西北藏鄉。”在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拉仁關鄉則岔村則岔石林景區,加拿大天時傳媒副社長許鵬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2025年7月10日,圖為航拍下的則岔石林景區,景區內草原上特色民宿泡泡屋星羅棋布點綴其間。九美旦增 攝
7日至15日,2025海外華文媒體甘南行活動在甘南州舉行。來自法國、加拿大、日本、巴西、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18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組成的采訪團穿行在青藏高原東北緣,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這片高原上傳統牧業鄉村向生態旅游勝地的蛻變密碼。
則岔石林景區全長22公里,面積2萬多公頃,是我國少有的集森林、草原、石林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生態風景區。近年來,則岔村創新發展“牧旅結合”新業態,石板路、木棧道串聯起石林與草原,19輛電瓶車、觀光小火車讓游覽更便捷;打造太空艙、星空屋、藏式風情街等特色住宿體驗區,利用可出租草場開發騎馬、露營等戶外項目,推動農牧資源向旅游經濟高效轉化。
“傍晚在村里的籃球場上,看到當地村民和游客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酣戰,這里的包容性讓我覺得十分感動。”許鵬說,初來甘南時曾一度擔心身體會出現高原反應等不適,然而眼前的美景和當地淳樸的民風讓他渾然不覺便已融入其中。
7月10日,圖為游客體驗則岔石林景區民宿間打造的“云朵秋千”。九美旦增 攝
盛夏的甘南,綠意正濃。在甘南州夏河縣桑科草原腹地天境營地,25頂白色帳篷點綴在格桑花海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里休憩,喝藏式奶茶或咖啡,在營地中玩桌游、吃藏餐,也有人體驗唐卡臨摹。
“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正是最吸引游客的。”天境營地的主理人、“95后”藏族男青年貢去乎才旦說,每年“五一”假期到“十一”假期,他們在營地工作,夏季旅游高峰期結束后,就回到縣城的莊園運營四季開業的民宿。
7月8日,在夏河縣桑科草原天境營地中,游客體驗騎馬。九美旦增 攝
“目前夏河縣已發展出從純原生態到中高端的各類營地近百家,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體系。”夏河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貢曲才讓介紹說,這些營地保留了傳統游牧文化的精髓,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完美結合的發展模式,正成為當地文旅的重要特色。
走進甘南州臨潭縣冶力關廟溝村,各具特色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干凈整潔的柏油街巷縱橫交錯;廟花山村則毗鄰天池冶海及冶力關風景區,依靠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該村建成了39間高端民宿和10間主體功能房,發展起了民宿產業。
站在甘南州迭部縣扎尕那村山頂的觀景臺,巴西華人網總編邵園園舉著相機連拍,鏡頭里藏式民宿與云海交織,“仿佛走進了一處世外桃源,每個村民面對鏡頭都露出淳樸幸福的笑容,這說明了一切。”她說。
這座曾被當地村民調侃“鳳凰來了變烏鴉”的藏寨,如今已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認證的“最佳旅游鄉村”。2024年,扎尕那接待游客達400萬人次,其中東南亞游客超2.7萬人次。
柬埔寨《柬華日報》記者安佳注意到,扎尕那景區內標識牌上中文、英文、日文等五種文字格外醒目,據了解,該景區目前擁有26家民宿設施達到國際標準,服務人員具備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比照片里看到的更驚艷,山水和文化都讓人想留下來。”安佳說。
這樣的場景,在甘南的青山綠水間已成常態,正是這些承載著多民族共生故事的村落,串聯起甘南最美的風景線。近年來,甘南加快織密交通網,暢通旅游“主動脈”。甘南夏河機場已開通夏河至成都、西安、拉薩3條航線,蘭合、西成鐵路甘南段加快建設,全州98%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很多昔日閉塞的藏寨成為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甘南州實施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2個,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40處,設置24處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圖文標識,全覆蓋修訂州內A級旅游景區的導游講解詞,讓各方游客在旅游觀光中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