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重新提交H20的銷售申請,美國也給予了許可,是美國心善嗎?當然不是,而是中國在算力芯片上已經有了國產替代,如華為昇騰通過四芯封裝和光模塊的方式,已經達到了H20服務器的算力效果,而英偉達拿得出手的,主要還是其多應用兼容性。H20本身還是閹割芯片,與H100對比,其GPU核心數量減少41%,性能降低28%。和H200就更不用說了,其只適合垂類大模型的算力要求。當前,全球AI競爭的主要焦點是通用AI大模型,而通用AI需要大量的算力資源投入,H20根本滿足不了這種需求,是個雞肋選擇。
華為昇騰可以全面碾壓H20,比如昇騰的910B,其在半精度(FP16)和整數精度(INT8)測試中性能高出H20大約50%。但英偉達的優勢并不是硬件優勢,而是基于CUDA平臺的軟件兼容性生態優勢,國內昇騰還是賣不過H20。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雖然昇騰在生態兼容性上不能全面對標,但在局部領域,昇騰還是有所突破,就比如deepseek就和昇騰的芯片適配兼容。CUDA生態,英偉達也并非一日造就,而是從2006年至今搞了20年,作為后發算力芯片開發者,昇騰追上英偉達的用時應該更少,但也不會短于五年時間。
在英偉達限制銷售這件事上,始作俑者還是美國政府,但美國政府可以說是做了一件蠢事,這里面直接導致兩個后果:其一就是讓中國被迫去追求技術全面自主,按照黃仁勛的說法,禁售增強了中國芯片技術實力,當然,這個芯片技術實力也是中國人自己努力的結果,其二就是讓中國貿易順差更大,口口聲聲消除美國貿易逆差,但實際上,美國一直是通過出口技術和進口低端商品的方式來維持貿易平衡,而美國政府打破了這種平衡,中國如今即便是要平衡貿易,也無法從美國買到想要的商品,只能買些大豆,豬肉,而這些,美國的農產品相對于南美,沒有任何優勢,無論是品質還是價格。想要的不賣,非要中國買不想要的商品,又想磨平貿易逆差,又想限制技術出口,結果就是,美國政府將一事無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