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度哥
近期,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召開會議,宣布提前與集團董事會成員、中國區負責人貝瑞德續約,新任期為三年,至2028年夏。
資料顯示,貝瑞德于1993年加入大眾汽車集團,2020年晉升為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2022年1月成為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同年8月,貝瑞德出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全權負責在華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4年開始,大眾汽車集團對旗下品牌的中國區負責人進行了更替。2024年3月,韓三楚接替常青擔任CARIAD中國首席執行官,同時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管理董事會,擔任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同年4月,約翰內斯·羅切克(Johannes Roscheck)正式接替溫澤岳博士(Dr.Jürgen Unser)出任奧迪中國總裁;2025年7月,齊澤凱(Robert Cisek)正式接替孟俠(Stefan Mecha)出任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
大眾汽車集團對中國區的管理層調整,也是為了鞏固中國市場,以挽回銷量。2025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向中國市場交付131.38萬輛,同比減少2.3%;其中,向中國市場交付的純電動汽車5.94萬輛,同比減少34.5%。
大眾汽車集團能否擺脫在中國市場的下滑趨勢呢?
1
銷量下滑、投資收益下降●
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交付292.81萬輛汽車,同比下滑9.5%。中國雖仍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但也是下滑最嚴重的市場。同時,這一交付規模也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2012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交付281萬輛汽車。
中國交付量的下滑,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眾汽車集團的財務表現。按照權益法核算,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來自中國合資公司獲得的投資收益為17.42億歐元,上一年為26.21億歐元,同比下滑了33.54%,對營業利潤的占比不足10%。這一年,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銷售收入3246.56億歐元,同比增長0.7%;營業利潤190.6億歐元,同比減少15.4%;凈利潤123.94億歐元,同比減少30.6%。
大眾汽車集團預計,2025年來自中國合資公司的投資收益將進一步下滑至5億-10億歐元,降幅高達40%-70%。2026年則處于無法評估狀態。不過,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已在銷量和利潤之間找到了新的平衡。2027年將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合資企業觸底反彈的節點,預計利潤貢獻會在這一年升至20億歐元。
在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在中國市場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轉型和升級。2024年出現的業績下滑,以及2025年可能繼續出現的下滑都在預料之中。大眾汽車集團的更大成績是在成本削減、內部重組以及提升研發效率上有了戰略落地。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轉型投資在2024年已達巔峰,接下來5年其投資比例將逐漸降低。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率先進入“交付模式”,本土研發的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即將入市。
不過,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純電市場實現增長——純電汽車交付20.74萬輛,同比增長8.1%。同一時間,在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交付74.48萬輛,同比下滑3.4%。
但進入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純電市場出現下滑。2025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向中國市場交付131.38萬輛,同比減少2.3%;其中,向中國市場交付的純電動汽車5.94萬輛,同比減少34.5%。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暫未發布2025半年報,在第一季度,其銷售收入775.58億歐元,同比增長2.8%;但經營利潤28.73億歐元,同比減少36.9%;凈利潤21.86億歐元,同比減少40.6%。
2
2026年將密集上新●
按照大眾汽車集團的產品規劃,2025年下半年將全面進入“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交付模式”階段,推動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新能源產品攻勢逐步落地。
資料顯示,大眾汽車集團近期將陸續交付新一代智能聯網汽車產品,包括奧迪E5 Sportback、奧迪Q6(參數丨圖片)L e-tron等純電車型,以及奧迪A5L與A5L Sportback等燃油車型。其中,奧迪E5 Sportback是上汽與奧迪針對中國市場獨立打造的AUDI品牌的首款量產車型;一汽奧迪Q6L e-tron是奧迪PPE純電平臺首款車型,也是奧迪與華為合作的第一款車型;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是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的燃油車。
從中期來看,大眾汽車集團計劃2026年前在中國推出超過20款全新智能網聯車型,覆蓋燃油、純電、插電式混動,以及增程式等多種動力形式。從長期來看,到2027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約30款新能源車型;至2030年,這一數量將達到約50款,其中約30款為純電動汽車,進一步夯實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布局。
目前來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銷量暫未發生太大的變化。2025年上半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43.61萬輛,同比增長3.5%;其中,燃油車份額同比增長0.7%。車主之家數據顯示,速騰、邁騰、探岳車型仍是其主要銷量來源,分別為11.93萬輛、9.74萬輛、8.28萬輛;純電車型ID.4 CROZZ銷量1.04萬輛,大眾ID.7 VIZZION銷量1115輛,ID.6 CROZZ銷量817輛。
同時期,上汽大眾累計銷量49.21萬輛,同比下降3.89%。上汽大眾的主力車型則是朗逸、帕薩特、途觀L和途岳,分別銷量13.7萬輛、11.52萬輛、9.12萬輛、7.15萬輛。純電車型大眾ID.3銷量2.36萬輛,ID.4X銷量9380輛。
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的更多產品將在2026年陸續推出。一汽-大眾計劃自2026年起推出10款中國市場定制的新車型,覆蓋純電、插混、增程與燃油四種動力形式。緊湊級產品基于CMP平臺打造,搭載CEA電子架構,主攻年輕消費人群對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輔助的需求;中型產品則強化續航與空間表現,通過MEB平臺與增程技術實現智能升級;同時,捷達品牌也將首次投放純電產品,以SOA平臺支撐入門市場。上汽大眾將推出2款基于CMP平臺的純電動車型、3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并將首度推出2款增程式車型。
從曝光的信息來看,大眾汽車集團2025年的全新車型聚焦在奧迪品牌上。而在2026年,不管是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其在新能源領域的車型推出都將更加密集,但成效如何仍需要市場檢驗。大眾汽車集團能否完成“2027年成為中國合資企業觸底反彈的節點”,也要看這些車型的成績。
作者丨衛河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 Type="norm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