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已經陷入亂局當中,在7月10日尹錫悅被逮捕之后,反華示威跟挺華集會接踵而至,其內部戰略方向的混亂難以處理,李在明不得不面對諸多挑戰。簡單來說,反華示威活動是在尹錫悅被捕前夕出現的,而尹錫悅被捕之后,挺華集會也隨之展開,之所以產生這種狀況,只能說是韓國內部的問題齊聚到了一起。
眾所周知,尹錫悅并非正常離職,而是因為彈劾案中途離開,這就導致相關團隊的影響力沒有淡去,反而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引動了反彈效果,不少人開始重提尹錫悅的戰略計劃。
首先,尹錫悅的想法很清楚,那就是向美方靠攏,在地區事務上對華施壓,然后獲得外部援助,依靠美西方的小圈子彌補貿易缺口,同時也能在外交關系上滿足韓方期待。
畢竟幾十年來,韓國都在發展方向上貼靠西方國家,甚至連宗教方面都有靠近傾向,選擇這條路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其內部需求,更別說韓國軍事層面還要仰仗美國幫忙。
其次,尹錫悅在職期間,多次渲染對華強硬態度,已經進一步加強了原有的反華立場,讓韓國內部民眾當中出現不少支持他想法的群體,現在伴隨他的倉促落幕,這些人自然跳了出來。
對他們來說,反華立場是維持美西方跟韓國親密聯系的基礎,不能突然改變戰略方向,更何況現在情況特殊,美國正針對亞太地區進行部署,韓國已經位列關稅名單。
如果這時候韓國不打算妥協,突然做出跟以往不同的行動,那美國更可能將其拿出來殺雞儆猴,最后韓方貿易領域可能會大幅度受損,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自然要站出來發聲。
不過,現在就任的畢竟是李在明團隊,他的想法跟尹錫悅不太一樣,更偏向保持平衡的戰略,也就是權衡中美博弈的利弊,從中緩慢抽身而退,然后先保全自己的貿易市場。
這種做法符合韓國的國情,自然也要付出同等程度的努力,為了達成目標,李在明開始推動中韓關系改善,同時在韓朝關系上也開始釋放積極信號,呼吁民眾理性對待國際事務。
可見韓國由李在明組成的團隊,明顯打算跟尹錫悅隔開界限,大概率想著徹底改革的方案,問題在于兩方勢力同時出現,一方是前任團隊,另一方是現任團隊。
雙方都有著堅實的選票基礎,就算是弱勢的那一方,影響力也是不能忽略的,這就導致事情沒法簡單解決,最終就是促使韓國內部產生巨大分歧,社會一邊亂象亟待解決。
目前,這些所謂的集會已經變成雙方團隊斗爭的場所,本質上已經成為一出鬧劇,但雙方確實依靠這場鬧劇決出勝負,真正的關鍵在于,雙方利用外交關系當作武器,只會引火上身。
參考資料:
中國駐韓使館向韓政府致函反映反華示威情況丨韓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