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基孔肯雅熱是什么疾病?
基孔肯雅熱是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以發熱、關節痛、皮疹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目前在110多個國家已發現該疾病。
伊蚊成蚊
0 2
基孔肯雅熱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發熱、關節痛、皮疹是本病的典型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急性癥狀一般持續5-7天,部分病例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
0 3
基孔肯雅熱是如何傳播的?
基孔肯雅熱是由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也會傳播其他蚊媒傳染病,如登革熱。
0 4
人感染后多久發病?
人感染后,潛伏期1-12天,通常3-7天出現癥狀。發病后一周內患者血液中含有病毒,這時可能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給他人。
0 5
得了基孔肯雅熱該怎么辦?
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癥狀,請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就診,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病人須采取防蚊隔離措施,防蚊隔離期限從發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應持續到發熱癥狀消退。
0 6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目前基孔肯雅熱尚無可用的疫苗,與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預防相似,防蚊滅蚊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改善衛生條件,清理伊蚊孳生地,清除室內外各種閑置的可積水容器,如花盆、缸、罐、盆、碗、桶、花瓶、托盤、輪胎等。種養的水生植物每隔3天就要換水清洗,并做到花盆托盤不積水。
室內外重點區域進行滅蚊藥物的噴灑,殺滅蚊蟲。
在公園、街邊、活動場所休息或活動時應注意防蚊叮咬。
0 7
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有什么區別?
兩者的病原體不同,但傳播方式及臨床癥狀相似,兩者的主要的防控措施都是通過清理蚊媒孳生地、殺滅成蚊等方式阻斷傳播。
喜歡本文請點擊“在看” 讓 更多人看到
來源:健康佛山
編輯:雷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