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評論,點贊,轉發。本人根據身邊人生活的經歷創作故事,情節部分虛構處理,如有雷同,請多賜教。
01
金秋十月,銀杏樹下,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兩個孩子圍坐在身邊。
爺爺滿臉幸福地微笑著,兩個孫子則睜大眼睛滿懷期待地等著爺爺的回答。
原來是爺爺在給孫子們講他的故事。爺爺講得繪聲繪色,孫子聽得津津有味!老人嘛,總喜歡回憶過去。
爺爺名叫李長增(化名),1955年出生,今年69歲了。
雖然那個年代生活水平低,物資貧乏,但好在太爺爺任當時的黨委書記,生活還是不錯的。
在爺爺6歲時,太奶奶卻因病去世了,好景不長,1970年太爺爺也被誣陷,以反革命的名義下了大獄。
隨后爺爺便只能跟著他已婚的哥哥生活,高一沒上完就輟學了,其實爺爺是很愛念書的。
只是當時沒得選擇,每每提起這些都能感受到他滿滿的遺憾。
輟學后,爺爺就自己生活了,住在村頭太爺爺以前的草房里。
就這樣開始了普通且艱苦的日子。
因為年紀小,又不擅長種地,剛開始經常靠借糧食度日。但好在莊稼人不怕吃苦,日子總歸是朝著好的方向去的。
02
次年八月連續下了好幾天的暴雨,終于,下午天晴了。爺爺的嫂子給了爺爺3個窩窩頭,讓爺爺去山上幫她給牛割草。
窩窩頭揣在兜里,爺爺便上了后山,草割到一半時,隱隱約約聽到了一陣兒啜泣聲。
尋著聲音輕輕地走過去,在草溝里,爺爺發現了一個面黃肌瘦、渾身泥土的婦人。爺爺在山上就地取材砍了一根木棍子,小心翼翼地拉她上來。
這才知道她是翻山回娘家,路過這里時,路太滑了,不慎掉了下去,已經從上午待到現在了。
看著狼狽不堪的婦人,爺爺把身上的3個窩窩頭給了她,讓她繼續趕路,好趕在天黑前回家。
婦人不好意思接受爺爺的好意,畢竟那個時代三個窩窩頭就是窮人家一天的口糧,爺爺留下窩窩頭就徑直離開了!
03
日子一如既往地過著,一年又一年,爺爺不甘做一個靠天吃飯的農民。他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爺爺喜歡看書,又有兩個同學正好被分配到了縣城圖書館,他便常寫信托同學借書。
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有關種植香菇的書,他沉迷其中,常常廢寢忘食。自此他也開始在內心醞釀種植事業。
一方面在農閑時候去山上砍伐一些合適的木頭,一方面開始攢錢購買原料。
終于省吃儉用湊了12塊錢,他就迫不及待到縣城購買了菌種。
然后照著書上的步驟,開始搭薄膜棚、鉆孔、種植、澆水。
那個世代以種地為主的年代,大家都不相信爺爺可以成功,但爺爺就憑借著不愿意服輸的精神,在一次次的實驗中竟然真的成功了。
那年他28歲。
04
種植成功了,可是開心沒多久,緊接著銷售的問題就迎面而來了。
當時饑寒交迫的農村哪里有錢去買香菇吃。
新鮮的菌菇盡管已經曬干,由于存放不當,還是很容易出現發霉、腐爛的現象,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大難題。
爺爺輾轉反側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天沒亮,就帶著一袋香菇和干糧徒步進城了。
到縣城足足40公里的路程,到地方已經差不多中午了。用窩窩頭和水來充饑后,就開始按照計劃行事了。
縣城的每一家菜店,他都會進去跟老板低聲下氣地溝通。
原本他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此時他卻沒有一絲遲疑,因為這是他唯一的路了,他沒有選擇。
也許上天總是會眷顧努力的人,居然真的有一家女老板愿意嘗試售賣他的香菇。
這位女老板看起來與爺爺年紀相仿,但舉手投足間卻比爺爺多了幾分從容和自信。
她說:“你的香菇看賣相很不錯,但是很抱歉我沒有賣過香菇,我只能試一試,具體如何,只能看情況?!?/p>
爺爺操著濃重的農村口音說:“中中,太感謝你愿意幫俺了,俺的香菇沒問題,這個我有信心?!?/p>
看老板沒回復,就接著說:“你這樣,俺把香菇留給恁,恁不用給俺錢,等過幾天俺再來,恁根據賣的情況給俺結賬就行了?!?/p>
突然又像是說錯了話一樣,撓著耳朵尷尬道:“當然恁也得掙一份,扣下恁的那份,你看著給俺就行?!?/p>
說完還嘿嘿地傻笑起來。
逗的女老板也咯咯大笑說:“你還真是個實在人,放心,真成了我不會虧待你,畢竟我的父母從小就教我,不能貪心?!?/p>
過了一周,爺爺懷著忐忑的心情再次進了城。
爺爺躡手躡腳地進了女老板的店里,視線掃了一圈,沒有看到自己的香菇。
他不知道是不是好事,是賣完了還是賣不動收起來了,他開始局促不安起來。
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大氣都不敢出,他太想知道結果,卻又害怕知道結果。
女老板看出了爺爺的緊張,心曠神怡地告訴爺爺:“放心吧,賣得特別好,這香菇啊,還真是受歡迎,今天還有人又來買,可惜沒有了?!?/p>
聽完這話,爺爺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一時間所有的壓力都一掃而空了,連連對著女老板說謝謝。
臨走時女老板給了爺爺6塊錢,也就在這時爺爺才想起來詢問女老板的名字,她叫張翠玲(化名)。
沒錯張翠玲就是我的奶奶。
爺爺滿意地離開了,并約定好下次的送貨時間。
05
就這樣,一個木訥老實只懂種植,一個卻精通售賣。爺爺一周送一次貨,一周就可以見一次張老板。
張翠玲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幾年合作下來,她逐漸被這個叫李長增的男人吸引了。
他的樸實、憨厚、真誠和認真鉆研種植的精神在她的眼里是那么的難能可貴,那么的讓她無法自拔。
在一次送貨時,張翠玲用調侃的語氣問爺爺:“李長增,我看你踏實能干,應該是個不錯的結婚對象啊,你怎么到現在還沒結婚呢?要不行啊,咱倆湊合湊合得了!”
爺爺頓時臉紅了,半天不知道說什么,終于艱難地開口道:“俺是沒意見,就是覺得恁這么優秀,俺著實有點配不上啊!”
張翠玲見他認真了,便嚴肅地說:“你知道,對我來說什么最重要嗎?我媽從小就告訴我,找男人,一定得找心地善良,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的,這些年,我一直沒遇到像你這樣真誠善良的人,與你相處時,我感覺很自在也很舒適。這大概就是我想過的日子。”
爺爺磕磕巴巴地說:“那要不俺們深入了解看看,其實俺也覺得恁不錯,只是俺這個人不會說話,你不嫌棄就行。”
這幾年,爺爺也成了當時村里為數不多的有錢戶,家里也蓋了四間大瓦房,添置了一些簡單的家具,還買了一輛方便進城的自行車。
他其實是在為結婚做打算,只是不動聲色地準備著。
那年爺爺34歲。
06
半年時間一過,他們雙方就馬不停蹄地約好見家長日子,畢竟,這么多年,他們早該在一起了。
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進了門,還沒來得及緩解緊張的情緒。
準丈母娘一眼便認出了爺爺:“小伙子,是你?。∵@么多年終于又讓我見到你了。”
爺爺愣住了,心想:“難道我們認識嗎?”她看出了爺爺的不解。
便說:“你忘了,當初是你把我拉出草溝,還給我了3個窩窩頭?。〗裉煺媸翘_心,這么善良的人竟然成了我的女婿!真是緣分啊!”
一切都那么順利,那么水到渠成。
很快他們如愿結婚了。
07
誰也沒想到,當年在草溝里救的婦人,竟然在19年后成了他的丈母娘。嫁妝里竟然有3個香菇模樣的窩窩頭。那是他們緣分開始的地方,更是善良和幸福的模樣。
那年爺爺35歲。
爺爺奶奶結婚后,大規模種植了香菇,又在縣城里找到好幾家合作商,爺爺的踏實加上奶奶的生意頭腦,生活越來越好了。
他們先后有了兒子和女兒,日子過得就像當初奶奶希望的一樣,踏實且安穩!
講到這里爺爺臉上抑制不住的得意。
這時聽到了奶奶叫我們回家吃飯的聲音,爺孫三個不約而同地看向奶奶,然后發出咯咯咯的笑聲!#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