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俄烏戰爭對烏克蘭乃至整個歐洲社會內部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最新消息,烏克蘭議會批準了和歐洲的協定,允許審判俄羅斯領導人。
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4日,烏克蘭議會最高拉達批準了關于設立對俄特別法庭的議案。
根據協議,該法庭將和歐洲委員會合作,可以審判包括俄羅斯最高領導人在內的“戰爭發起者”。
實際上成立“特別法庭”的事在6月就被披露了,當時澤連斯基和歐洲方面達成了協定。
現在則是烏克蘭議會予以了法律和程序上的確認,莫斯科方面尚未作進一步回應。
之前俄方曾對此表達了“警告”,并威脅基輔和歐洲這將會導致戰爭的擴大。
但如今俄烏戰爭的升級似乎已經無法避免,歐洲已經意識到他們和烏克蘭處于一個整體。
在持續軍援基輔的同時,歐洲還在不斷擴充自己的防御力量,并且直言要提前做好戰爭準備。
稍早時候,歐洲第一大的鹿特丹港已經為北約的軍事物資預留了碼頭,雙方的對峙已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據NEXTA新聞披露,至2025年,烏克蘭的學校幾乎已經完全放棄了俄語教學。
在開戰前實際上有50萬名學生在學習俄語,如今滿打滿算也不過300多人。
這意味著俄烏戰爭徹底改變了烏克蘭人對俄語乃至整個俄羅斯的認知,民調數據就揭示了這點。
比如在2022年之前,40%的受訪者還是對俄羅斯持正面態度,他們大都只對莫斯科的領導層持負面評價。
戰爭開始后這個數據自然發生了根本轉變,如今烏克蘭人對俄羅斯持正面評價的只有3%,這里應該還包含了俄羅斯族的因素。
隨著戰爭的繼續,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其實不止烏克蘭,就是傳統上和莫斯科關系密切的國家也漸漸開始了“去俄語化”的進程。
阿塞拜疆不久前就表示在三年內完全排除俄語教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