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區權威防務消息人士透露,烏茲別克斯坦即將做出最終決定,采購由中國成都飛機工業界集團和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聯合研制的JF-17“梟龍”戰斗機。這一決定表明烏茲別克斯坦正在調整技術體系,朝著“性價比更高、戰斗力更強”的方向全面轉型。
本文是新加坡《亞洲防務安全》于2025年7月15日發布的一篇分析文章,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
雖然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尚未正式確認,但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畫面顯示,一名烏茲別克斯坦空軍飛行員正在駕駛一架中國制造戰斗機進行訓練,表明采購進程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一位與烏茲別克斯坦國防工業局(隸屬于國防部)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稱,中國已經批準出口JF-17戰斗機,這反映出兩國之間戰略互信的不斷加深。
如果這筆交易最終敲定,烏茲別克斯坦將成為繼緬甸、尼日利亞和阿塞拜疆之后,JF-17戰斗機的第四個出口客戶。目前,“梟龍”戰斗機的最大運營商是巴基斯坦空軍,擁有超過140架,涵蓋Block 1、2以及深度升級的Block 3型號。
作為替代西方戰斗機的低成本、高性能解決方案,JF-17“梟龍”既是巴基斯坦空防體系的支柱裝備,也見證著中國在全球輕型戰斗機市場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JF-17戰斗機由1臺克里莫夫RD-93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這是俄羅斯米格-29戰斗機RD-33的衍生型號,開啟加力燃燒室后可提供8.6噸的推力,賦予“梟龍”超音速巡航與高機動空戰能力。最大飛行速度1.6馬赫,作戰半徑900公里,特別適合執行防空攔截和區域制空等任務。
JF-17戰斗機空重8噸,最大起飛重量13.5噸,在區域沖突中展現出戰術靈活與戰略載荷的完美平衡。全身共有8個掛點,有效載荷3.4噸,可攜帶各種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制導炸彈、各種吊艙和副油箱,能夠執行全方位的打擊、空對空及地面支援任務。
Block 3型號通過整合源自中國殲-20的五代機技術,實現能力上的飛躍。其中一項關鍵升級是配備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發的KLJ-7A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大幅提升了目標跟蹤能力、抗干擾能力以及多任務作戰效能。中國軍事分析人士指出,KLJ-7A雷達的性能已接近美國F-35戰斗機使用的AN/APG-81雷達以及俄羅斯蘇-57戰斗機搭載的N036雷達。
在空對空武器方面,JF-17 Block 3配備霹靂-10E近距離格斗彈,具備高離軸攻擊能力,性能相當于美國AIM-9X“響尾蛇”。同時,這款戰斗機還搭載了霹靂-15E超視距空空導彈,標稱最大射程145公里,提供遠超中亞地區俄制導彈的遠程打擊能力。在印巴“5.7空戰”期間,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搭配霹靂-15E擊落了多架“陣風”戰斗機,二者組合也因此被冠以“陣風殺手”稱號。
烏茲別克斯坦的采購意向折射出更深層的地緣政治轉向,隨著俄羅斯軍工產能因烏克蘭戰事持續吃緊,中亞國家正重新調整防務合作版圖。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戰略合作已經超越單純軍售,繼續向訓練保障、聯合研發等領域延伸。中國正利用技術優勢,逐步取代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歷史性主導地位。
2025年2月,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視察國防工業局創新技術中心時,現場同時展示了中國防空系統與國產裝備原型,釋放出加深雙邊采購協同的明確信號。展出系統包括FM-90近程防空系統與KS-1C中程防空系統,均為中國導彈防御體系逐步打入歐亞市場的明星產品。
通過上述采購,烏茲別克斯坦效仿了土庫曼斯坦的路線,后者已構建起由FD-2000、FM-90和KS-1C組成的多層次中國防空生態體系,顯著增強了空中拒止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