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影院二刷了《聊齋:蘭若寺》,算是兌現自己的發言,找了一個更大的巨幕廳。其實我本想晚幾天再二刷,但隨著《長安的荔枝》和《你行你上》等開始大面積點映,在太原只剩昨天還有機會能找一個給《聊齋:蘭若寺》的巨幕了。
這次去看,影廳里連帶我一共8個觀眾,跟上次一樣,所有觀眾都沒中途離場,甚至沒有竊竊私語或者刷手機,看得都很認真,影片結束了還一直等彩蛋。
在影片剛上映時,網上(尤其是XHS)對該片有大量差評,但我自己卻覺得很好很喜歡。實際就我自己觀察,周圍看完的人很少有說不好的。而且這兩天,也有越來越多稱贊的聲音開始發出來。同時每天實際票房也都跑贏了預測票房。
目前該片豆瓣評分6.7,我感覺有點低于預期,如果我來打分,我會給7.0。我預測,未來這個分數應該會小幅度上漲一點。
壹
由于這次看得是更大的屏幕,而且是二刷,過程中發現不少第一次看時沒注意到的細節。接下來我談談我所理解的這部電影的優缺點,以及追光未來的發展方向。
先說優點:
首先是畫面很精致,特效很不錯。在大屏幕上看嶗山道士的毛氈風格很有趣,到處都是毛茸茸的。而蓮花公主里,蜂后率漫天蜂兵去戰斗時,那場景一度讓我聯想到《滿城盡帶黃金甲》。畫皮的美學非常舒服,可以說是最具中國風韻味。魯公女片段中的黃泉也算很有想象力,孟婆與黑白無常的巨大形象刻畫的很好。
然后是故事情感的層層遞進,確實是越往后越精彩,用最完整的《魯公女》作為壓軸很合理,情緒鋪墊很到位,在魯姑娘與張于旦進行十六年約定時,被感動到飆淚的觀眾不在少數。
最后,不管怎么說,追光這次確實讓傳統《聊齋志異》故事作了更多推廣。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我過去只知道聶小倩,畫皮只是聽過名字但沒看過。蓮花公主和魯公女,我過去都沒聽說過。所以至少對我而言是非常新鮮的。
這次讓我感覺,追光還是最擅長做女角色。如果未來還拍聊齋,出于這次對魯公女的喜歡,我覺得追光也許還可以拍《俠女》。
《聊齋:蘭若寺》作為追光動畫第10部作品,算是對過往經驗的一次大總結,同時也是一種路徑試探。嶗山道士是《小門神》風格;蓮花公主是《長安三萬里》風格;民國版本的聶小倩實際傳承自《新神榜》系列的現代風;畫皮的美學很容易聯想到去年的《白蛇:浮生》;而魯公女片段則與《白蛇:緣起》相似。
貳
再說缺點:
我之所以很喜歡追光,是因為能感受到它作為創作人的理想。但實際追光對于市場并不很精通,它的一系列作品就像是先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再看市場反應,然后根據這種投石問路的方法來做下一波作品。
所以它的發展脈絡很清晰,從低齡向(小門神/阿唐奇遇)→青年向(白蛇/新神榜)→文化向(長安三萬里/聊齋)。表面上看,文化向是最賺錢的,但實際上,它的鐵粉大多來自白蛇/新神榜兩個系列。在自身體量有限的情況下,這就導致它自己也搖擺不定。所以干脆把《聊齋》搞成拼盤講故事,然后各種不同風格雜糅,這就出現了讓許多人最詬病的設定:聊齋5個故事,前后完全不連貫,而且風格反差極大。
對于成年人來講,前面兩個故事太幼稚,而且穿插很多沒必要且并不搞笑的滑稽動作,容易打瞌睡或者坐不住。對于兒童而言,后面3個故事又太成人向,小孩要么看不懂,要么會害怕。
既要又要的結果通常會變成什么木桶原理,最短板變成整體的評判。例如在我看來,《嶗山道士》就是6.7分的水平,結果它整個片子只能搏個6.7分。
另外追光一直都有這種毛病,就是點子很好,但不擅長糅合。譬如在我看來《青蛇劫起》許多創意其實蠻好,但組合在一起就有點老套無聊甚至劍走偏鋒。事實上據說追光確實有這種情況:老板拋出一個故事梗概,大家一起出主意,然后把各個點子組合在一起。這種像是組裝貨,即使美術再好,靈魂也只是散裝,沒有辦法渾然天成。
追光一系列作品,最流暢的還是《白蛇:源起》與《長安三萬里》,這倆口碑也是最好的。其他的說實話,都是立意很好,分小段看也特別好,組成一起就有點散裝。從電影時長也能看出,追光喜歡做加法,一部片子動輒2小時,2個半小時,甚至接近3小時。
關于追光的未來:
小孩三歲看到大,電影3天看到底。《聊齋:蘭若寺》的票房注定不會大爆了。宣發不給力,再加上今年暑假強敵四繞,競爭激烈,再過幾天,追光的排片就要大幅度下滑。即便依靠口碑與信任,我也覺得這個電影最終票房上限最多是3億。
當然,3億也不錯,對于追光來說,不賺或者小賠也在可接受范圍內,不至于傷筋動骨,他們真正需要考慮的,也許是明年的兩部,《三國:爭洛陽》與《水滸:風雪山神廟》。
就像我之前說的,追光在文化向領域吃到甜頭(長安三萬里)后,一條道向文化領域走到黑了。我個人不太看好這種走法,因為今年的《聊齋:蘭若寺》已然失利。
對于追光未來已經確定的3部作品,我自己更期待2027年暑假的《朝花夕拾》。同時,我最希望明年能看到關于寶青坊主大電影的備案登記。
想不通追光為啥要做三國與水滸,哪怕只做其一也更從容一些,市場風云變幻,要知道觀眾也是很容易對同類型審美疲勞的。攤子鋪的這么大,一部動畫電影制作周期是三年,有時候做前流行,做出來后就過時了。而且在這種產量下,粉絲們有得等了,譬如很多人苦求的新神榜,還不知道要等多久,簡直是有生之年系列。
另外多數人對追光的執念,是白蛇4,有些人說白蛇系列終結了,但還是有更多的人想要白蛇4。其實換位思考,我也頭疼,白蛇故事還真不好做了,但追光為什么不考慮做青蛇呢?白蛇已經不好改,但青蛇是有很大創作空間的,亦或者像新神榜那樣,讓人物重生也好。
這些年,動畫電影總是做古代、做神話,實際已經有點乏味了,觀眾迫切期待新鮮感,所以我對《朝花夕拾》最有好感,如果讓我猜追光下一次爆發的時機,我覺得三國與是水滸的概率一定沒有《朝花夕拾》高。
當初的《青蛇劫起》最后部分,小青來到現代的杭州,天知道我有多喜歡那個部分,雖然很短,但現代小青真是太驚艷了,驚艷得我后來去了杭州旅行,去尋找電影中一模一樣的位置。
為什么不做一部現代的動畫呢?沒有魔改大雜燴、沒有賽博的那種。從《聊齋:蘭若寺》的聶小倩部分看來,追光是可以做現代愛情片的,畫面耳目一新啊。
日本可以有《秒速五厘米》這種經典,然后《你的名字》等現代背景的動畫電影在國內收獲不俗票房成績,我覺得這絕對是國內動畫電影所忽略的方向。這幾年,我能想到接近現代的愛情動畫,就只有一部民國風的《時間之子》和追光這次的《聶小倩》。
我覺得實在不行,追光把寶青坊主搞到架空年份的現代吧,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
最后說一下我的期許,我永遠期待《白蛇4》,期待《寶青坊主》,期待《朝花夕拾》,期待《楊戩2》。
追光動畫像是一個老朋友,每年暑假都會如約而至,下次看追光又是一年后了,一年又一年,我們漸漸長大,漸漸變老。對于追光,注定又愛又恨。
最后,珍惜《聊齋:蘭若寺》里的情感元素吧,追光未來的三部作品都不會是感情主題了。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