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格陵蘭島這事兒,真的是個大新聞,2025年7月丹麥議會搞了個“防務合作協(xié)議”,直接把格陵蘭島的實際控制權交給了美國。這事兒乍一看像是丹麥“無償送禮”,但背后其實是地緣政治的一場大戲。
格陵蘭島是啥地方,為啥這么重要?
先說說格陵蘭島的基本情況。這地方在北美洲東北部,是全球最大的島嶼,面積大概216萬平方公里。島上80%都被冰雪蓋著,常年溫度在0度以下,最冷的地方能到零下70度。人口不多,就5.6萬左右,大部分是因紐特人,住在西海岸南部。別看人少,這地方位置太關鍵了,卡在北極航道上,北邊連著北冰洋,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
再說資源,格陵蘭島地下埋著稀土、鈾、鐵這些好東西。以前冰層厚,開采不容易,但現(xiàn)在全球變暖,冰化了,礦產開發(fā)變得現(xiàn)實了。這對大國來說就是塊肥肉,誰控制了格陵蘭,誰就在北極地區(qū)多了一張王牌。
歷史上,格陵蘭島的歸屬也挺曲折。1000多年前因紐特人先到了這兒,公元982年北歐殖民者“發(fā)現(xiàn)”了這地方,1261年挪威把它占了。14世紀末丹麥和挪威搞聯(lián)盟,格陵蘭就歸兩國共管。1841年丹麥挪威分家,格陵蘭劃給了丹麥。1933年海牙國際法庭正式判丹麥有主權。從那以后,格陵蘭一直是丹麥的地盤,但自治程度越來越高。
2025年丹麥為啥“送”了格陵蘭?
2025年7月,丹麥議會以壓倒性票數(shù)通過了“防務合作協(xié)議”,允許美軍在格陵蘭自由駐軍,還適用美國軍法。這意味著啥?名義上格陵蘭還是丹麥的,但實際上美國說了算。丹麥政府解釋說是為了“防俄羅斯在北極的威脅”,但這理由聽著有點牽強,背后壓力肯定不小。
事情得從2019年說起。那年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要買格陵蘭,丹麥和格陵蘭政府直接回絕,說這地不是商品。到了2025年,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tǒng),又把這事兒拎出來,還放話說不排除用軍事手段。丹麥扛不住了,簽了這個協(xié)議。
說白了,美國沒花錢買,也沒真打仗,就靠外交和壓力把格陵蘭的控制權拿到手。這不就是“無償送”嗎?當然,丹麥也不是完全沒回報,至少表面上多了美國的軍事保護。
協(xié)議一出,歐洲炸鍋了。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直接批丹麥“出讓歐洲邊界”,法國外長也在歐盟會上說這破壞了主權原則。格陵蘭議會自己也跳出來譴責,但沒啥用。美國的北極司令部接管了北約在這兒的指揮權,歐洲從此管不了格陵蘭和附近的北極出口了。
美國為啥非要格陵蘭?
美國看上格陵蘭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地方對他們來說有三大好處。第一,戰(zhàn)略位置。格陵蘭扼守北極航道,能監(jiān)控俄羅斯在北冰洋的動靜。第二,資源。稀土和鈾這些東西對高科技和軍工太重要了,美國拿下格陵蘭就能多一份保障。第三,限制對手。控制了格陵蘭,美國就能掐住俄羅斯的海上通道,讓俄方更難受。
特朗普2025年上臺后,把這當成第二任期的大目標。他年底演講時直接喊“格陵蘭是美國的北極盾牌”,之后美國公司立馬撲上去開采礦產。這招真挺狠,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一塊戰(zhàn)略要地,還順帶惡心了俄羅斯。
俄羅斯對美國這手操作氣得不行。外交部直接發(fā)聲明,警告美國在格陵蘭搞軍事化會讓北極更亂。之后俄方在北冰洋加派艦艇,擺出硬剛的架勢。其實俄羅斯早就對北極有想法,他們控制著北極航道東段,還在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qū)擴張過勢力。
但這次格陵蘭的事兒讓他們更被動。本來普京想通過俄烏沖突拖垮美歐,結果自己軍力短板暴露,反而把歐洲國家推向美國。格陵蘭被美國拿下后,俄羅斯的地緣處境更糟了。
再說中國。中國在北極也有利益,但路子完全不一樣。外交部發(fā)言人說了,中國支持北極和平合作,反對軍事化。他們主要靠科研和經濟合作摻和北極事務,比如“雪龍?zhí)枴笨蒲写ツ莾焊銡夂蜓芯浚€跟北歐國家一起投港口項目。
為啥說中國沒開疆擴土?看看美國和俄羅斯就明白了。美國靠外交拿了格陵蘭,俄羅斯靠軍事占了克里米亞,還在烏東折騰。中國呢?這幾十年領土沒變過,沒用武力也沒用協(xié)議去搶地盤。在北極這塊,中國就是想做生意、搞科研,不像美俄那樣直接占地方。這種做法挺特別的,國際上討論不少,有人覺得中國這路子靠譜,有人覺得太軟。
丹麥這事兒干得不地道,國內鬧翻天了。哥本哈根街頭抗議不斷,老百姓舉牌子罵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賣國”。她是社會民主黨的人,2019年當上首相,本來挺硬氣,2019年特朗普要買格陵蘭時她還說“不賣”。但2025年態(tài)度軟了,扛不住美國壓力,推了這個協(xié)議。
格陵蘭這波操作把北極的格局徹底改了。美國拿下這塊地,軍事和經濟上都占了優(yōu)勢,俄羅斯被擠得更緊。中國這邊還在推和平合作,但能不能頂住美俄的軍事化趨勢,真不好說。國際社會吵得挺兇,有人擔心北極變戰(zhàn)場,有人覺得中國這路子可能是未來方向。
從大國博弈看,美國靠外交贏了一局,俄羅斯靠武力吃過癮頭但這次吃癟,中國靠克制攢了點口碑。三國路子不一樣,結果也不同。丹麥呢?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國內國外都挨罵。這事兒還沒完,后續(xù)咋走還得看各方怎么出牌。
為啥說只有中國沒開疆擴土?
美國拿格陵蘭是外交擴張,俄羅斯占克里米亞和烏東是武力擴張,中國這幾十年沒干過這種事兒。不是說中國沒野心,而是路子不一樣。他們更愿意用經濟和科研插手國際事務,像北極這塊就是典型例子。有人說這叫“軟實力”,有人覺得是“沒膽子”,但不管咋說,中國確實沒像美俄那樣直接搶地盤。
這事兒挺接地氣的,說白了就是大國搶地盤的戲碼,丹麥被擠在中間當了冤大頭。格陵蘭這地方看著冷冰冰,背后卻是熱火朝天的博弈。中國沒摻和搶地,可能是個聰明選擇,也可能是沒機會,誰知道呢?反正這出戲還長,咱們接著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