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輝是誰?為啥他的話有分量?
先說說這個黃征輝,他不是隨便哪個路人甲,而是臺灣島內有點名氣的人物。黃征輝以前是臺灣海軍上校,干了二十多年,從基層軍官干到艦長,參與過不少軍事項目,比如“先進作戰系統”,就是給臺灣海軍弄雷達導彈那套玩意兒。他還去美國波士頓大學拿了個系統工程碩士,回來看問題的眼光挺開闊。2000年退役后,他沒閑著,轉型當了作家和評論員,寫過30多本書,還經常上電視節目聊時事。
2022年,他在華視一個叫《三國演義》的節目里公開說了這倆條件:大陸得讓臺灣繼續用現在的政治制度,還得讓臺灣留著自己的軍隊。他覺得,只有這樣,臺灣才會考慮主動回歸,不然沒得談。這話一出,島內島外都炸開了鍋,有人覺得他務實,有人覺得他異想天開。不管咋樣,黃征輝的軍事背景和評論員身份,讓他的話多少有點分量,至少代表了臺灣島內一部分人的想法。
條件一:保留臺灣現有政治制度
啥是臺灣現在的政治制度?
臺灣現在的政治制度,說白了就是多黨制民主那一套。領導人選舉每四年一回,民眾一人一票,選出來的頭兒管著島內的事兒。島內有好幾個政黨,民進黨、國民黨是最大的倆,互相掐架也挺熱鬧。媒體、學術界說話都挺自由,想批評誰就批評誰,跟大陸這邊的管理方式差別不小。
黃征輝的意思是,要讓臺灣主動回歸,大陸得保證不改這套制度,讓臺灣繼續這么玩下去。這聽著有點像“一國兩制”,大陸不是早提過這個了嗎?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就說了,統一后尊重臺灣現狀,1981年“葉九條”又講,臺灣可以當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社會經濟制度不變。
大陸的“一國兩制”咋樣了?
“一國兩制”這招,大陸在香港、澳門都用過。香港1997年回歸,澳門1999年回歸,都保留了資本主義制度,特區政府自己管自己,中央只管外交和國防。香港的法律、澳門的賭場,都沒變樣,大陸也沒伸手去改。可香港這幾年鬧騰的事兒,比如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讓臺灣很多人心里打鼓,覺得“一國兩制”聽著好,實際干起來會不會縮水。
大陸這邊一直說,臺灣的情況跟港澳不一樣,會量身定做個“兩制”方案。
臺灣為啥這么在乎這個?
臺灣在乎這個,主要還是怕失了現在的生活方式。他們習慣了選領導人、罵政府、看熱鬧,覺得這套制度是自己的根。要是統一后改成大陸的路子,很多人接受不了。黃征輝提這個條件,其實是想讓大陸給個硬承諾:你們別動我們的制度,我們才放心跟你談。
可這事兒真要落地,難就難在兩邊的信任問題。大陸得讓臺灣信,統一后不會翻臉;臺灣得讓大陸信,自治了不會鬧獨立。這平衡不好找,誰也不敢輕易松口。
條件二:保留臺灣軍隊
臺灣軍隊是啥情況?
臺灣現在的軍隊,官方叫“中華民國國軍”,有20多萬人,裝備不少是美國賣的,比如F-16戰機、愛國者導彈,還有自造的潛艇、軍艦。島內搞義務兵役,年輕人得服幾個月兵役,防務開支一年好幾千億新臺幣。軍隊對臺灣來說,不光是打仗的工具,還是個心理依靠,覺得自己有底氣。
黃征輝說要保留這支軍隊,意思是統一后臺灣得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不能全靠大陸罩著。他覺得這樣能給臺灣安全感,也能讓島內民眾不那么抗拒統一。
大陸咋看這個?
這條件對大陸來說,難度系數直接爆表。軍隊是國家主權的標志,一個國家兩支軍隊,這誰能接受?大陸一直說,統一后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別的武裝力量都不可能存在。歷史上德國統一,美國各州,都沒聽說誰留著獨立軍隊的。
不過早些年,大陸也不是沒提過類似的可能性。“葉九條”里就說過,統一后臺灣可以保留軍隊。可那會兒是1981年,國際環境不一樣,現在兩岸軍事實力差距拉大了,大陸沒必要在這點上讓步。解放軍現在有200多萬人,裝備先進,臺灣那點家底兒根本沒法比。讓臺灣留軍隊,大陸肯定覺得是給自己埋雷,威脅國家安全。
臺灣為啥非要留軍隊?
臺灣這邊想留軍隊,一是安全,二是面子。安全上,他們擔心統一后沒自保能力,萬一大陸變卦咋辦?面子上,軍隊是“主權”的象征,放棄了就等于徹底認輸。黃征輝提這個,可能也想拿軍隊當籌碼,跟大陸多要些條件。
可現實是,這條件幾乎沒戲。大陸不可能讓步,臺灣要是死咬著不放,談都別想往下走。這就是個死結,除非有啥大招能解開。
兩岸咋看這倆條件?
大陸這邊態度很明確:和平統一歡迎,但得在“一個中國”框架下。
2022年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里說了,“一國兩制”是正路,臺灣可以高度自治,但軍隊這事兒沒商量。官方一直強調,統一是大勢所趨,誰也擋不住,可要是“臺獨”蹦跶得太歡,或者外國插手太多,也不會排除武力選項。
對黃征輝這倆條件,大陸估計是既欣賞又頭疼。欣賞的是他想和平統一,頭疼的是條件太離譜,尤其是軍隊那條,壓根不在考慮范圍。
臺灣島內對這倆條件看法不一。支持的人覺得黃征輝挺實在,能保住制度和軍隊,統一也不是不行。可反對的更多,覺得這是在“投降”。
2024年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只有7.4%的人想馬上統一,25.3%想獨立,33.2%想永遠維持現狀。大部分人還是怕統一后日子不好過。
民進黨當政后,兩岸關系更僵。2016年蔡英文上臺不認“九二共識”,2024年賴清德接著干“臺獨”,大陸直接掐了官方交流。可民間經濟聯系沒斷,2023年兩岸貿易額2670億美元,臺灣靠大陸賺了不少錢。這說明啥?政治上掐歸掐,日子還得過。
老實說,這倆條件要全答應,太難了。保留政治制度,大陸還能想想辦法,畢竟“一國兩制”有彈性,可具體咋弄得讓雙方都滿意,細節不好談。保留軍隊就更別提了,大陸不可能點頭,臺灣要是非要這個,等于自己把路堵死。
但黃征輝提這事兒也不是沒意義。他至少把問題擺上了臺面,讓大家看看和平統一的難點在哪兒。統一不是喊口號,得解決實實在在的矛盾。臺灣怕失了自由,大陸怕丟了主權,這兩邊的心結不解開,談啥都是白搭。
和平統一的路咋走?
未來咋辦?
兩岸得先把信任搞起來。大陸可以多推經濟文化交流,讓臺灣人覺得統一有甜頭,比如貿易優惠、教育合作啥的。臺灣也得現實點,別老想著“臺獨”那條死路,回歸“一個中國”才有得談。
國際上,美國老摻和,2024年對臺軍售6000多億新臺幣,大陸肯定不爽。可非洲好幾個國家支持中國統一,說明國際社會也不是一邊倒。關鍵還是兩岸自己,得坐下來說。
網上有人出主意,說大陸要是搞民主法治,臺灣可能更愿意回來;還有人說給臺灣人發基本收入,拿錢砸服他們。這些想法挺接地氣,但操作起來都不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