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元亨取自《易經》,寓意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選擇這個名字是希望做一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公司。”利元亨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盧家紅說。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來到廣東惠州。在利元亨(SH688499)的激光車間中,記者見到多臺設備正進行出廠前檢測。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組多機器人柔性集成制造系統”尤為搶眼,其高精度機械臂與高速激光振鏡系統協同工作,可實現高速飛行焊接,大幅提升動力電池的焊接效率和產能。
2002年,利元亨以不足10人的小團隊走上創業之路,2021年公司登陸科創板,如今已成為全國前列的高端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可為新能源、智慧物流、ICT(信息與通信技術)、AI(人工智能)算力、汽車部品等行業的頭部企業提供數智整廠解決方案,在最新的固態電池領域也有成就。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苦練內功”做好降本增效
惠州作為國內鋰電池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重要產業基地,孕育了一批領先的裝備制造企業,利元亨便是其中之一。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24.82億元,其中鋰電池制造設備營收20.25億元,在公司營業收入中占據大半壁江山。
近兩年,鋰電池領域擴產潮逐步放緩,行業也進入調整期。盧家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這些年行業里出現了低端產能過剩情況,但高端產能永遠是不足的。利元亨始終堅持大客戶戰略,圍繞行業頭部企業進行產品開發,聯合研發新技術。
“公司去年也受到產業周期影響,2025年迎來了新的發展周期。公司傳統主流業務一直在穩步增長,今年固態電池裝備是新的增長點,公司開發的激光產業相關的新型技術裝備也有很大增量。除此以外,我們智能工廠等領域涉及的智能倉儲、移動機器人業務,今年增量也非常大,訂單規模達6.52億元,較上年同期0.6億元實現近11倍增長。”盧家紅告訴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5年第一季度,利元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均有所下降,在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營業成本下降26%,其中僅管理費用就下降5190萬元,同比減少41%。
盧家紅解釋,公司從2023年下半年開啟“苦練內功戰略”,從研發、制造、調試到售后服務等多維度做好降本管理?!岸麻L周俊雄是喜歡用數學和工程師思維做管理的企業家,利元亨用了很多數學模型和科學方法,用非常精準的數據,對這幾個維度進行精細化管理,促進公司經營質量呈現向好趨勢。”
激光車間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固態電池領域走在行業前列
近年來,利元亨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收比重平均保持在12%以上,并通過自主創新不斷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在固態電池成為行業風口之際,利元亨在這一領域也有亮眼成績。
顧名思義,固態電池拋棄了傳統鋰電池使用的電解液,以固體材料作為電解質,當前固態電池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和鹵化物四種主流技術路線。
行業資料顯示,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理論能量密度上限為300Wh/kg,目前已基本接近能量密度上限,相較而言,固態電池可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實現更長續航。
除了能量密度,固態電池的安全性也有較大提升?!耙簯B電池容易起火爆炸,因為液態電解質活性強。固態電池沒有液態電解質,安全性會更高。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兩個價值下,固態電池是電池發展方向比較確定的路線?!崩嘌芯吭涸洪L杜義賢告訴記者。
目前,利元亨是國內較早布局全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的企業,已打通固態電池全線量產工藝,覆蓋從各工段關鍵設備到整線方案,具備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鹵化物全體系設備適配能力。當前公司承接某頭部車企的全固態電池整線項目已開始陸續交付。
“液態電池中的離子流動很快,沒有了液體后,離子在固體間跳躍很慢。硫化物有個好處,就是離子電導率比其他技術路線高。現在業內80%以上的企業都把硫化物作為主流技術方向。”杜義賢表示,“當然,硫化物在制造過程中還存在安全問題。硫化氫是一種劇毒物,我們不僅要做好固態電池裝備,還要做好對生產環境的安全管控”。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全球化布局引領中國裝備出海
面對國內鋰電池行業增速放緩的態勢,眾多廠商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加速在東南亞、歐美等地建設生產基地。
利元亨自2011年開始海外布局,目前已完成了在歐洲、北美及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在多個國家成立了子公司或辦事處,建立了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和生產基地。
盧家紅表示,海外布局助力公司實現了三大戰略目標:一是拓寬全球研發視野,在各個國家的先進制造技術方面博采眾長;二是在國內市場周期調整時,實現在海外市場當地化的研發、交付與售后服務保障;三是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全球網絡牽引。
據悉,通過領先的裝備制造技術,利元亨積極引導海外客戶,在工藝制定、產品設計到設備定義等環節發揮了主導作用。不過,全球化進程仍面臨政策環境、市場競爭、技術升級以及地緣政治等帶來的多重挑戰。
對此,盧家紅表示,公司在各地都采取本地化策略,尊重當地文化和監管要求,并在項目初期與海外客戶共同制定標準、達成共識,以規避后期問題?!皻W美鋰電池制造技術相較中國存在差距,公司是全球少數能提供全固態電池制造解決方案的企業,持續的創新能力才是贏得海外訂單的關鍵?!?/p>
從利元亨來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出海模式也已超越單純的“產品出口”,而是進階到了“能力輸出”,從電池技術、管理標準、智能制造能力等多個維度,潛移默化推動全球新能源行業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