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太極和跑步是萬能的抗癌神技?抱歉,這事兒得聽聽“抗癌斗士”孫燕院士怎么說。
這位活到95歲,戰斗在抗癌一線70年的老先生,自己就是最好的“活樣本”。你說他吃什么藥、吃什么補品?不,他吃得比你我還清淡。
他靠的,是一個字——“動”。但這“動”,可不是你想的那種“晨跑五公里”或者“廣場舞三小時”。
孫院士說,最好的抗癌運動,是這4種,它們不靠大汗淋漓,不靠累到躺地,而是靠“巧勁”,靠“動中有靜,靜中有養”。
咱們這就來掰開揉碎講講,這四種養人、養氣、養命的運動,為啥比你天天跑步還管用。
你以為在動,其實“白動”一場
老張早上五點起床,穿上運動鞋,去公園跑三圈回來,汗流浹背,臉紅脖子粗,他媳婦給他遞杯水,他一拍胸脯:“我這是在鍛煉身體!”
可醫生說他膝蓋軟骨越來越薄,血壓不降反升,晚上還失眠。他不解:“我天天運動啊,怎么還不健康?”問題就出在這“運動”二字上。運動不是動得多就是好,關鍵在于“怎么動”。
《柳葉刀》一篇研究表明,長期高強度運動反而可能提高慢性炎癥水平,誘發自由基堆積,加速細胞老化。更別說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受本就有限,盲目拼命,等于給身體“加稅”。
孫燕院士強調,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講究“緩、穩、柔、和”。這不是偷懶,而是科學。
第一種:比太極更養氣的“八段錦”
說起“八段錦”,有些人撇嘴:“不就是老頭老太太的體操么?”可你不知道,這套動作有著近千年歷史,是《黃帝內經》都提到過的“導引術”。
它不只是隨便擺擺手、踢踢腿,而是調氣、調筋、調神的三調合一。《中華醫學雜志》發布的研究指出,八段錦能顯著改善中早期癌癥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NK細胞活性,降低腫瘤相關疲勞感。
簡單說,就是你做著動作,身體里那些“抗癌戰士”就變得更勇猛了。而且它對膝蓋沒負擔,不跳不蹦,哪怕你住在七樓、膝蓋上了年紀,也能輕松練。
老劉今年72,前列腺癌術后體虛,醫生建議他練八段錦。他一開始嫌慢,后來看著自己氣色紅潤、睡得香、食欲好,連他兒子都說:“爸你看著比我還精神。”
第二種:看似不動,其實大動的“靜蹲”
你見過寺廟里老和尚蹲馬步么?別小瞧了那“站著不動”的姿勢,那是用全身肌肉在“靜斗”。靜蹲,看上去不動,實則肌肉在高效工作。
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堅持靜蹲3分鐘,可有效增強下肢肌群力量,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對抑制腫瘤生長有間接作用。因為肌肉是“抗癌倉庫”,它能制造白蛋白、調節免疫細胞分布。
而且靜蹲還能改善便秘、穩定血糖,尤其適合老年人“飯后不動就犯困”的毛病。
你不需要蹲得像武林高手,靠墻、半蹲、椅子邊都可以。關鍵是——堅持。
第三種:走路不是重點,怎么走才是關鍵
“我每天都走8000步!”小李一邊炫耀一邊掏出手機健康App。
但醫生看了他走路的姿勢,只搖頭:“你這是在散心,不是在鍛煉。”
“抗癌走路法”講究四個字——“快、短、勻、穩”。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每次20分鐘,心率微升,呼吸略喘,最好是在飯后45分鐘左右,配合手臂自然擺動、步幅適中、腳跟先著地。
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發現,癌癥幸存者中,堅持規律快走者的5年生存率明顯高于久坐人群,且并不需要劇烈運動。
你就想象自己是個“溜達的戰士”,每一步都在給身體“排毒”,每一分汗都在“清腸潤肺”。
第四種:笑不是運動?錯了!這是“內動”
你聽說過“笑療”嗎?這可不是段子,是有醫學根據的。笑能刺激內啡肽和多巴胺分泌,提高免疫力,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這個機制跟抗癌藥物某些作用路徑類似。
中國抗癌協會的一項調查指出,癌癥患者中情緒積極者的康復率高出消極者27%。而這個“積極”,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笑。
不是那種“呵呵”假笑,而是發自肺腑的、眼角帶淚的、肚子疼的笑。哪怕看段相聲、刷個短視頻、跟老友打個嘴仗,這種“內動”比你在健身房跑斷腿還值錢。
孫燕院士晚年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跟年輕醫生講段子,邊講邊笑,笑得連胡須都在顫。他說:“我這一輩子靠的就是笑對病魔。”
為什么這4種“動”比跑步更抗癌?答案在細胞里
別看這些動作都不劇烈,但它們的奇效藏在細胞層面。
癌細胞最怕的,不是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而是“氧氣”和“免疫”。而八段錦調氣、靜蹲強肌、快走促循環、笑提升免疫,這四種“動”一齊來,正好從四個方向封鎖癌細胞的活路。
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免疫實驗室的研究顯示,低強度、持續性、節律性的運動能激活T細胞功能,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你可以不跑步、不游泳、不騎車,但你不能不“動”,更不能“亂動”。
別再迷信萬能運動,適合你的才是“靈丹妙藥”
張阿姨跳廣場舞跳到骨質疏松,王叔叔練太極練到肩周炎,這些例子不是運動不好,而是“用錯了法兒”。
每個人的身體是一本書,別人那一頁的“好方法”,到了你這,可能就是錯題集。
抗癌運動不是看誰出汗多,而是看誰“動得巧”。你練八段錦,我笑出腹肌;你快步走,我靜蹲不動如山。只要方法對了,癌細胞就像老鼠見了貓,躲都躲不及。
最抗癌的,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孫燕院士說:“我一輩子都在跟癌打仗,但我不恨它。”
因為他知道,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能決定你的命運。
你愿意讓它們懶洋洋地打瞌睡,還是精神抖擻地保家衛國?這就看你怎么“動”了。
參考文獻: [1]王靜,黃志強,魏建軍.八段錦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免疫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23,103(18):1432-1437. [2]李旭,張娜,劉春玲.快速步行對癌癥幸存者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24,51(04):195-201. [3]楊琳,周建軍,朱建華.靜蹲運動對中老年人下肢肌群及代謝指標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2,37(08):912-916.
#圖文作者回歸激勵計劃#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于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