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云縣烤煙地里突然冒出一窩雞樅菌。
十多個菌子擠在田埂土堆上,白生生的特別扎眼。村民老李頭發現后趕緊掏出手機拍照。
"先不急著摘,留著給大伙兒開開眼。"老李頭笑得合不攏嘴。
這窩雞樅少說能賣五六百塊錢。雞樅在云南可是稀罕物,尤其長在烤煙地里的更少見。往年這時候,山上早就被撿菌人翻遍了。
今年雨水來得晚,菌子冒得也晚。
聽說富民那邊的黑帽雞樅都賣到1800塊一公斤了。
白帽雞樅便宜些,也要千把塊錢。
最絕的是火把雞樅,炸成菌油能香飄十里。城里人現在都搶著買鮮菌子,去年出口量漲了三成。
但鮮貨難保存,大多做成干貨賣到外地。
老李頭這窩雞樅要是拿到集市,保準被搶光。
可他說要留著當"菌王"供著,急得鄰居直跺腳。"你傻啊,明兒個說不定就爛地里了!
"這話倒提醒了大家,雞樅確實嬌貴。采下來過夜就變味,必須當天處理。現在年輕人用無人機找菌子,老把式們直搖頭。
"這么搞,明年菌窩都得被掏空。"政府新出了限采令,具體咋執行還沒下文。有專家說雞樅和白蟻共生,破壞蟻巢會影響來年產量。
去年騰沖那邊就有人把蟻巢挖了,結果那片地兩年沒長菌。人工種植的雞樅總差股野味,賣不上價。
老輩人說"七月雞樅八月菇",現在氣候變了,菌期也亂套。醫院急診科最近特別忙,都是吃錯菌子中毒的。
雖然有了識菌APP,但老人們還是更信土辦法。"顏色太艷的不能要,有蟲眼的更保險。"臨滄這窩雞樅最后到底摘沒摘?
老李頭賣了個關子。
"等過兩天帶孫子上山,教他認認菌窩子。"這話聽著暖心,可細想又讓人發愁。
照這么個撿法,以后孩子們還能見到雞樅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