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15晚會再曝黑幕,七大知名酸奶品牌被揭“造假”!
標榜“高端”“兒童營養”的它們,蛋白質含量不及礦泉水,菌落超標300倍,生產成本更是低廉。
從三聚氰胺到“科技酸奶”,17年過去,我們竟還在交“假營養”的智商稅?
近年來,酸奶憑借其豐富的營養和良好的口感,成為不少家庭的日常必備飲品。
2025年市場監管總局開展的一次抽檢,卻撕開了酸奶行業光鮮外表下驚人的內幕。
七大知名酸奶品牌在此次抽檢中竟集體“暴雷”!
經檢驗發現,它們所售產品并非真正的酸奶,而是用水、糖、奶粉以及添加劑勾兌而成的“科技糖水”。
這些品牌此前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廣告轟炸、明星代言不斷,消費者被其宣傳吸引。
可當專業人員查看其配料表時,才發現這些“酸奶”竟是徒有虛名。
比如某知名品牌,其產品包裝上標注“生牛乳發酵”,可配料表首位卻是“水”。
隨后便是“白砂糖”和“乳清蛋白粉”等,真正的牛奶成分排名靠后。
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酸奶的蛋白質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
按照規定,純發酵乳蛋白質含量應不低于2.9克/100克。
但部分抽檢產品乳蛋白質含量僅為1.2克,甚至更低。
這意味著,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高端酸奶”不過是高糖低營養的“科技甜水”。
這讓人不得不思考,商家為何敢如此欺騙消費者?
究其根源,離不開利益二字。
制作真正的酸奶通常需要用新鮮生牛乳進行發酵。
而生牛乳成本高,儲存運輸條件苛刻。
但用奶粉、水和添加劑勾兌的“假酸奶”成本極低,每瓶成本甚至不到五毛錢!
企業借此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再通過營銷包裝和層層加價。
最終以數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利潤十分可觀。
更糟糕的是,部分品牌被曝光后,并未真正整改。
而是換個包裝、貼上“升級版”標簽,繼續在市場售賣。
這種“換馬甲”的逃避手段,讓消費者難以防范,也使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這種包裝上的文字游戲,消費者又該如何防備?
“買酸奶看包裝”本是消費者熟知的常識,如今卻淪為商家精心布局的“消費陷阱”。
商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便是“文字障眼法”。
許多“假酸奶”在包裝上對“風味”二字做手腳,將其縮成針尖大小,藏在包裝角落。
消費者在貨架前快速挑選時,根本注意不到這些關鍵信息。
某品牌酸奶,正面用大字突出“生牛乳發酵”,背面卻用淺灰色的小字標注“風味酸奶飲品”。
這樣的操作,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的是純正酸奶,實則只是含乳飲料。
商家還擅長利用“洋外衣”博取信任。
他們將“新西蘭工藝”“北歐牧場”等字樣印在包裝上,讓消費者誤以為產品源于國外優質奶源。
調查顯示,這些“進口”酸奶大多產自國內小作坊,有的生產線衛生狀況堪憂。
此外,“健康噱頭”也是商家常用的誤導手段。
一款標榜“孕婦專用”的酸奶,被曝出碳水化合物含量遠超普通酸奶,長期飲用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
還有產品打著“0蔗糖”“低脂”的旗號,實則添加了大量代糖,其健康風險存在爭議。
消費者往往被這些“健康”標簽吸引,卻忽視了配料表中的真相。
更讓人難以防范的是“質感偽裝”和“文字游戲”。
商家通過添加增稠劑模擬酸奶的濃稠口感,用香精調配出各種水果味。
這些添加劑雖能讓產品外觀和氣味接近酸奶,但營養價值幾乎為零。
此外,部分品牌還通過注冊“其他沒了”“天然牧場”等商標。
讓消費者誤以為產品無添加劑或純天然,實際上這些名稱與產品成分毫無關聯。
當酸奶包裝淪為謊言的載體。
消費者唯有擦亮雙眼,學會識別包裝背后的真相,才能避免被商家誤導,淪為“冤大頭”。
面對超市貨架上品類繁多的酸奶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避開“科技糖水”的陷阱?
掌握以下幾個要點,就能輕松識別商家的營銷話術。
首先,消費者要確認產品是否為真正的酸奶。
根據國家標準,酸奶的規范名稱包括“酸奶”“發酵乳”“酸乳”等。
而名稱中帶有“飲品”“飲料”等字樣的,多為含乳飲料或乳酸菌飲料。
因此,選購時需先核對產品名稱是否符合標準。
除此之外,配料表也是辨別酸奶真偽的關鍵依據。
按照規定,配料表中的成分應該按含量從高到低排列。
純正酸奶的配料表首位應為“生牛乳”或“鮮牛奶”。
若首位是“水”或“白砂糖”,則說明牛奶并非主要成分。
此外,還需要留意甜味劑和添加劑的種類以及數量。
國家標準規定,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應不低于2.9克/100克,風味發酵乳應不低于2.3克/100克。
此外,消費者還可通過產品包裝上的“執行標準”判斷類型。
真正的酸奶執行的是GB19302-2010標準。
而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執行的是GB/T21732-2008標準。
同時在購買時,建議選擇大型超市或正規電商平臺,避免在小賣部、城鄉結合部等渠道購買。
從三聚氰胺到“科技酸奶”,食品安全問題屢次引發公眾擔憂。
家長在為孩子挑選“高端酸奶”時,可能無意中選擇了高糖、高添加劑的“小甜水”。
消費者需提高警惕,認準產品類型,核對關鍵指標,拒絕被包裝和宣傳誤導。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打擊力度,嚴懲虛假宣傳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