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1日晚抵達朝鮮元山,開啟訪問。此次訪問讓俄朝關系及俄烏沖突相關話題備受矚目。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披露,朝鮮供應了俄軍前線40%的彈藥,像炮彈、彈道導彈以及火炮系統等都有涉及。布達諾夫展示戰場報告時,也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好武器,朝鮮擁有晝夜不停的生產線”。
拉夫羅夫(資料圖)
自2023年9月起,烏克蘭監測到4艘俄籍貨船往返朝俄港口達64次之多,運輸的炮彈數量在400萬到600萬枚這個區間。烏克蘭方面推測,俄羅斯在2024年自產炮彈僅230萬枚。如此一對比,朝鮮憑借自身龐大的庫存,再加上生產線三班倒運轉,已然成為俄軍堅實的“彈藥銀行”,部分俄軍部隊對朝鮮彈藥的依賴程度甚至達到了100%。
烏克蘭和韓國的情報部門指出,從去年開始,朝鮮已經派遣了1.2萬名士兵協助俄羅斯奪回邊境失地,并且據透露,這些士兵的“傷亡超4000人”。有新情報顯示,后續將有3萬多朝軍在數月內抵達俄烏戰場。除了會幫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地區進行排雷以及參與建設工作之外,其中大量的作戰部隊還將深度融入俄羅斯的作戰體系,甚至有可能進入烏克蘭領土參與作戰。
烏克蘭方面猜測,朝鮮派出的人員多來自國內閑置的“建設兵團”。對朝鮮而言,這些人員出國參戰,一方面可以賺取外匯,另一方面還能借此換取俄羅斯的尖端技術。畢竟朝鮮擁有120萬編制兵力,就算派出10萬人參戰,從兵力儲備角度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壓力。
西方媒體推測,拉夫羅夫此次前往朝鮮,身上肩負著兩個重要任務。其一,協調“新增援軍部署”相關事宜,也就是要確定好后續朝鮮增派兵力在俄烏戰場的具體部署規劃;其二,落實“武器交付細節”,畢竟朝鮮對俄羅斯的彈藥供應對戰場局勢影響重大,雙方需要進一步明確交付的具體流程、時間節點等內容,以此來鞏固俄羅斯與朝鮮之間新建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另外,拉夫羅夫此行大概率還會就朝鮮領導人訪問俄羅斯的相關事宜展開商討。這對于推動兩國關系更進一步,在更高層面進行戰略溝通意義非凡。
就在拉夫羅夫抵達朝鮮之前,俄軍在對烏作戰中展現出了強勁火力,單日發射728架無人機,創下了新的紀錄。并且在近幾周,俄軍對烏克蘭的襲擊愈發猛烈。同時,俄羅斯還在積極調集大量地面部隊,看樣子是準備在烏克蘭戰場上發動一場規模宏大的“夏季攻勢”。
坦克(資料圖)
俄羅斯在自身軍工受西方制裁的艱難情況下,從朝鮮獲得了關鍵的彈藥支持。作為回報,俄羅斯在多個軍事尖端領域向朝鮮伸出了援手。在導彈技術上,助力朝鮮發展出了更多先進導彈;航空航天方面,幫助朝鮮成功擁有了“萬里鏡1號”軍用衛星;海軍建設領域,協助朝鮮造出了大型水面驅逐艦。甚至在更為敏感的核領域,外界猜測雙方也有可能展開了合作。
對朝鮮而言,通過向俄羅斯提供彈藥以及派遣部分兵力,有望從原本相對封閉的狀態,實現向“軍火出口與技術強國”的躍升。這種轉變不僅會重塑未來的朝鮮半島局勢,對整個東北亞地區格局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烏克蘭對于朝鮮與俄羅斯不斷加深的合作感到十分警惕。一旦3萬多朝軍真的進入俄烏戰場,無疑會給烏克蘭方面帶來更大的軍事壓力。烏克蘭很可能會進一步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尋求更多軍事援助,同時在軍事部署上做出相應調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局勢。
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對于俄朝關系升溫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在政治上,可能會加大對俄羅斯和朝鮮的輿論指責,試圖在國際輿論場上抹黑兩國形象;經濟上,不排除進一步追加制裁措施,盡管制裁效果有待觀察;軍事方面,或許會加強在東歐以及東北亞地區的軍事部署,對俄羅斯和朝鮮形成威懾。
士兵(資料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3萬朝軍真的進入俄烏戰場,再加上朝鮮持續為俄羅斯提供彈藥,配合俄羅斯正在籌備的“夏季攻勢”,俄烏戰場的力量對比很可能會發生重大改變。俄羅斯在戰場上或許會掌握更多主動權,而烏克蘭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但戰爭局勢瞬息萬變,最終走向還需持續關注各方后續行動以及國際形勢的進一步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