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古往今來,也發生過許多有關于象棋的故事,就比如“弈秋誨棋”。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濃厚的國家,擁有很多能夠被申遺的非物質文化。而因為每個國家每年申遺的次數都有限,所以有些國家總是會鉆空子,想要拿我國的東西去申遺。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他們總是會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來,就比如他們一連六次申遺象棋。雖然每一次他們都慘遭聯合國的拒絕,甚至還被聯合國怒批:不認識漢字嗎?卻仍舊恬不知恥地覺得自己是正確的。
而對于網友的憤怒,印度則表示不以為然。由于他們總是會接二連三地做出一些令人發指的舉動,所以連聯合國也看不下去了。在他們第六次對我國的象棋進行申遺時,聯合國也終于感受到了憤怒已不耐煩,他們直接向印度反駁,問他們是看不懂象棋上面的中國漢字嗎?
也正是因為聯合國的這一舉動,才讓印度暫時消停了下來。事實上,象棋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年的歷史。根據一些歷史書籍記載表示,在堯舜禹時期就已經有了象棋,不過因為彼時象棋還沒有被人們所熟知,所以每副象棋只有6枚子。
那么印度為什么會恬不知恥,一而再再而三地拿象棋申遺呢?那是因為他們認為象棋中的“象”字是起源于他們國家的。但這并不具有說服力,無異于是在強詞奪理。與這種說法相似的,是三百年前的某一觀點,但是這種觀點也并不具有說服力。
在三百年前,有一名叫威廉的英國的語言學家,認為象棋是起源于印度的。而威廉之所以會認為象棋是起源于印度的,那就是因為他覺得東西方的象棋看起來大同小異,所以他覺得二者是出自同一個祖先的。再加上因為象棋之中有象這個字,所以他認為象棋和大象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
而印度又是一個盛產大象的國家,甚至還馴服過大象,讓大象參與戰爭。但是很明顯這種說法是有些荒唐的,可以說這個叫威廉的人甚至配不上他語言學家的名號。身為學者的他,僅僅因為印度盛產大象,就說出這樣荒謬的言論來,讓人貽笑大方。
關于威廉的這種說法,其實也并不難推翻。畢竟在古代,我國也盛產大象,也馴服過大象,將其作為戰象。不過在戰爭中,祖先發現大象的可控制性十分低,與馬相比,它并不適合用來打仗,所以戰象就逐漸被淘汰了。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讓印度認定象棋就是他們國家的原因,就是印度在考古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本古籍。在那本古籍上,有一種叫做“恰圖蘭閣”的棋,也正是因為那本古籍以及“恰圖蘭閣”的存在,所以印度三番五次地去申遺。
印度的這種行為是十分荒誕而且無理的,他們讓人覺得憤怒不已。因為我國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象棋與叫做“恰圖蘭閣”的棋完全是不一樣的。不過值得深思的是,在他們的這種行為背后,隱藏著的是讓人厭惡的心機。如果他們真的申遺成功,那么他們會不會變本加厲地想要將我國的一些文化占為己有呢?
我國擁有著5000年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底蘊是很多國家羨慕不來的。也正是因為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所以也擁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難免會遭人眼紅,有一些周邊國總是想要將我們的文化遺產占為己有。
首當其沖的就是韓國,在韓國人眼里,什么東西都是他們的。但韓國其實并不是唯一一個打我國文化物質遺產主意的國家,印度和韓國也是一丘之貉。他們的這種行為,是一種令人唾棄的行為。但作為國家中的一份子,我們也要反思如何守護并傳承我們的優秀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